首頁 真佛顯學 佛學基礎概論

《遇見本尊》這本書的導讀之一
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241冊一遇見本尊
1
 
 
 
 
  首先我要說明:
  釋迦牟尼佛在二轉法輪的般若智慧中,特別強調「空性」的見解。
  尤其是「無自性」。
  爲什麼要強調「空性」?
  因爲我們一般人,總是認爲「我」是眞實存在的,那些「事物」也是眞實
存在的。
  釋迦牟尼佛爲了破除人們的「眞實存在」,因此要講「空性」。
  有了「空性」,可以破除:
  執著。
  業障。
  煩惱。
  習氣。
  度過了生死輪迴的大海。
  釋迦牟尼佛在三轉法輪中,又講了「如來藏」,也就是如來藏中有如來。
  這是講「明性」及「覺性」的。
  我覺得:
  講「一切皆空」,彷彿已無一物,有何可說?
  講「明性」及「覺性」。
  如此才能說明,人人皆具有「佛性」。
  龍樹菩薩說:
  「一個才智非常高超的人,如果錯悟了『空性』,不能得大成就。」
  又:
  薩惹哈說:
  「那些將我及眾生事物,視爲實有的人,比牛還笨,但,執著於一切都沒
有的人,又比大笨牛還要笨。」
  如此一來
  是空。
  是有。
  眾生不解也!
  我個人的見地是:
  「幻身」加「光明」即是佛。
  「空性」加「覺性」即是正覺。
  講「心」,「心」是找不著的。
  講「覺性」,才能看得透眞理的實相,這一點非常,也很難能認出。
  但,我已認出。
  所以我說,我是眞正的「覺者」了。
  「遇見本尊」是立定在這個定點之上,也就是在「覺性」之上的。
  在「生」與「無生」之間。
  在「空」與「有」之間。
  在「幻生」與「幻受」之間。
  在「顯像」與「非像」之間。
  「遇見本尊」是變化出來的一一眞空妙有。
  例如:
  「法身」一一空無一物。
  「報身」一一光明莊嚴。
  「應身」一一應化萬物。
  這本《遇見本尊》,就這麼神祕而新奇的出現了。
  敬請大家,按:
  蓮生活佛.盧勝彥聯絡處
  
  Sheng-Yen Lu
  17102 NE 40th CT
  REDMOND WA.98052
  U.S.A
  
1
    

善惡因心怨
顯相有意義嗎?
也算是導讀之二
《遇見本尊》這本書的導讀之一
什麼是最大福田
釋迦族的滅絕
彌勒菩薩說唯識
欲界天即是大樂天
出世法與入世法
奉請三寶諸天法

 

真佛世界全球資訊網©2010 地址: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40號7樓 電話:+886 2550 8599 傳真:+886 255 65157
True Buddha World Net Copyright©201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