呷呷!
當我在修行「寶瓶氣」之後,我先修「無漏法」,後修「拙火法」。
爲什麼?
因爲我認爲「無漏法」是「拙火法」的基礎,先得到「無漏」,氣才能足,腹(臍下四指),生法宮發暖,如此才能升起拙火。
我認爲:
漏精〈明點)摩擦精管是小樂。
無漏〈明點)在中脈中降提摩擦,才是大樂。
明點不流失,易升拙火。
在大樂中,能夠入定,這就是「欲樂定」。
「無漏法」觀修口訣:
手印:七支坐。
咒語:長「吽」。
觀修:先修寶瓶氣數次,用右手結「金剛指」,中指指在頭頂中脈的頂穴。
想臍輪有紅色「吽」字,其「吽」字尾的勾「J」勾住龜頭(寶珠頭)前的白蓮花〔明點)。
此時,收腹部,運氣上升,唸長「吽」字,將「吽」字順中脈,往上提,提到頂穴之上。
觀想最上爲「吽」字〈紅色)。
次爲白色蓮花。
三爲肉髻。
(肉髻是陽具,倒捲入中脈,至頂穴而成肉髻。〉
這是觀修法。
技法方面:
一、日月朝天--雙眼朝上看。
二、舌抵上顎--通氣、提明點。
三、壓喉結--麥管吸水,一壓不漏。
四、上行氣呼出--下行氣上升,提住明點。
五、腹貼背--收腹部,把明點提住。
六、提肛--收緊肛門,提住明點。
(這是薩迦六勢變,無漏技法。〉
呷呷!
我爲何要重述「無漏觀修」及「無漏技法」,因爲這對行者修「拙火法」太重要了。
又對:
眾生有大益。
呷呷!
你知道的,要得「大樂」、「光明」、「空性」,是一定要觀修:
「無漏法」。
應物的詩:
長川不見龍行雨,幽谷遙聞虎嘯風。
偶與遊人論法要,眞元浩浩理無窮。
(這眞元,有形的,應指明點。無形的,即是佛性。〉
我寫一首詩送給你:
不要因爲我寫的祕密
就驚訝
這是眾生的日常行誼
不會不雅
這可不能裝聾作啞
我不是
太閒暇
要認眞的觀修
這是眞正的
法雨遍灑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