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古寺和尚」,有丹霞來參訪,丹霞就在古寺和尚處,過了一宿,第二天清晨,粥(稀飯)熟了。
侍者只盛一鉢給古寺和尚,又盛了一碗自己喫,不管丹霞喫不喫。
於是丹霞只好自己盛粥自己吃。
侍者說:
「五更侵早起,更有夜行人。」
丹霞對古寺和尚說:
「和尚何不教訓一下侍者,這侍者太不禮貌了。」
古寺和尚說:
「在清淨的地上,不要污染了人家男女。」
丹霞說:
「幾不問過這老漢。」
●
這是一則喫粥的故事。照理說,丹霞是古寺和尚的客人。
侍者應先盛一碗給古寺和尚,再盛一碗給丹霞,最後自己才盛一碗自己喫,如此才算人情世故。
想不到侍者卻激丹霞:
「五更侵早起,更有夜行人。」
丹霞自然要古寺和尚教訓侍者。
想不到「古寺和尚」講出了驚人之語,這句驚人之語即是:
「淨地不要點污人家男女。」
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,這句話是本地風光的話,是清淨地的話,是佛法大意的話,是第一義諦的話。
於是,丹霞服了。
我在此,請大家寫一篇論文:「淨地不要點污人家男女。」
申論之,如何?
●
這裡又有一則喫飯的故事:
溫州有一位「佛嶼和尚」。
有人問他:「什麼是佛法大意?」
佛嶼和尚答:
「賊也!賊也!」
又問:「如何是異類?」
佛嶼和尚答:
「花奴花奴喫飯來!」
●
我對「佛嶼和尚」喊「賊、賊、賊、賊、賊。」我一聽不會笑。
因為「佛嶼和尚」說的極是。
佛法大意如何是「賊」?大家是否可以意會?其實四個字就可答盡了。
哈哈!
不應該笑的,但,我又笑了。
「如何是異類?」
佛嶼和尚一句話統刮了一切,「花奴花奴喫飯來!」
如此,你明白嗎?
●
我在西雅圖雷藏寺齋堂,常常喊:
「大家吃飯了!」
「吃得很飽!」
「好好吃!」
幾乎天天如此,餐餐如此。
如果有一天,我走進齋堂,一句話也未說,坐在飯桌也不吃飯,看著大家吃飯,大家吃完了,我也不說一句話,我站了起來,我走出齋堂,仍然一句話也未說。
我現在請問大家,我這是什麼意?為什麼入齋堂一句話也未說?一口飯也未吃?只是看著大家吃,大家吃完了,我也走了,一點表示也沒有,請問,會嗎?會得會不得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