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說我是大天魔,我哈哈大笑。
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:
「魔無自性。」
什麼是魔?
凡是害人誤法者,皆是魔。所以有形的「父子兄弟妻妾朋友奴僕師徒」皆可為魔。無形的天魔山精水怪魑魅魍魎等等,也皆可為魔。
一般的魔,是指奪人生命,障礙法務,擾亂善事等等。以欲界第六天主為魔王,其眷屬為魔民。
所謂四魔是:一、煩惱魔。二、陰魔。三、死魔。四、天魔。(又有八魔十魔之名數)
而我的分法如下:
一、有礙魔──凡見色生貪,見醜生厭,六根所生,皆是魔事。
二、無礙魔──雖不見之,由心而起,心作好惡之想,想念著魔,是無礙魔。
三、我執魔──一切以「自我」為中心,生起一切的煩惱障礙。
四、天魔──他化自在天子魔。
●
有人說:
心有愛,則悲魔入。
心有慢,則天魔入。
心有貪,則煩惱魔入。
心存有,則蘊魔入。
心存殺,則死魔入。
觀察久久,則知「魔由心生」。而「我執」實為一切魔業之根,「我執」也是一切輪迴之本。「有礙魔」是我執於一切色塵,「無礙魔」是我執於一切想念,想神神至,想鬼鬼至。由「我執」之故,故生魔事。
所以,由「有我」故,故有愛憎煩惱。
所以,有我,即有魔。
無我即無魔。
無我則無畏,無我則無驚,無我則無怪。
也就是說「無心則無魔。」
●
我(蓮生活佛盧勝彥)對此娑婆世界,有所求或無所求?
答曰:無所求。
因為有所求皆縛,求什麼縛什麼,連佛法亦縛,祇有「無所求」才算是真正的解脫。
求名被名縛,求利被利縛,求色被色縛,求官被官縛,求房屋汽車被房屋汽車縛。......
甚至求佛法被佛法縛,八萬四千法門,是八萬四千法縛。
仍然一句話:
「有心則有魔,無心則無魔。」
一切法性空者,無心魔矣!
「安住空性,則不起魔事!」
●
在這「四魔」之中,唯有「天魔」和「佛」是對稱的。
「天魔」是深地的菩薩化身,是有此一說。
「佛魔一如」,是有此一說。
我說:
「天魔亦有佛性。」
天魔也有「法身、報身、應身」,天魔是有果位的。
我如此認為:
在原則上,凡一切魔事的產生,是離不開「自我」的,由自己的六根產生,或由自己的想念產生,這全是「我執」之故,魔的來去,全由自心所生。
一個真正的行者,祇要達到去「我執」的境界,就算是天魔也是無畏的,祇要安住空性,天魔來了,也是不驚的。(這是破魔的最高境界)
●
在我證悟的境界之中,說起來是非常嚇人的,是驚世駭俗的,是令一些人齊齊暈死過去的。
我說:
佛就是魔。
魔就是佛。
絕對是一,不是二。
我這一說,則是真正的粉碎虛空,我這一說,則圓舒五光,我這一說,則萬慮頓息,我這一說,則光光互映,我這一說,則出廣大身,我這一說,則法界一如,我這一說,則上下十方三世全部大圓滿。
佛魔同也。
黑白同也。
日夜同也。
善惡同也。
是非同也。
天地同也。
葷素同也。
染淨同也。
香臭同也。
.......。
我證悟的境界,非同小可,這絕對不是一般世俗凡夫所能想像到的境界,也非能意會到的境界,不是蕞爾小我,所能堪忍的。我看娑婆世界的眾生,生存在「對立」之中,是謂惑矣!
「真理」是絕對的。
大家知道:
如來的毛孔與眾生同體,如來的鼻息與眾生同一鼻孔。
但是,大家知道嗎?
如來的毛孔與魔同一毛孔,如來的鼻息就是魔的鼻息。
佛就是魔。魔就是佛。
佛當然具佛性,魔也當然本具佛性,再說,眾生也本具佛性,何自擾擾不息哉!
●
大家讀了本篇,會覺得我寫的「前後矛盾」。因為魔是害人誤法的,是奪人生命的,是擾亂善事的,怎可能是「佛」呢?那我們對治「魔」,破除「魔」,豈不是等於對治「佛」,破除「佛」?
這個問,問的好!
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:
「魔」是從「佛」那裡出來的,「魔」是「佛」的化身,祂是來考驗眾生的修行,祂製造另一個相反的,對立的世界。眾生要修行成佛,就要通過「魔」的這一關,要破了「魔」,才可以成佛,要對治「魔」,才可以成佛。
所以說:
「魔」是考驗官。
無「魔」不成佛。
但是當你開悟了,你成佛了,你明白了宇宙的真理,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時候,你會感嘆!
煩惱就是菩提。
貪、瞋、痴均是佛。
五蘊就是五佛。
一切法性空,不復以為有魔也,魔根本不見了,「空性」一出,不見魔影矣!
這樣子的境界,才叫做「大自在」,才叫做「大圓滿」,才叫做「自如」,才是真正的「涅槃」。
●
最高無上的境界是:
「佛非佛。」
「魔非魔。」
「法非法。」
「人非人。」
這是我(蓮生活佛盧勝彥),了達諸法皆空,因而獲得解脫的觀照自在境界。我自知,於一切法圓通無礙了,徹照一切法了無障礙了,一切神通遊戲作用均自在了。
我現在是「隨緣起應」。
在「般若心經」已說明的非常詳盡:
四大,地水火風,是「苦空」。五蘊,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是「無我空」。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
一句話如此說:「世間萬法,皆由因緣和合而生,既是『因緣所生法』,未生之前本無此物,既滅之後亦無此物,在生後滅前存在其間,不過是因緣和合之下的假相。」
我這個境界是,心上不著一物,無怨親,無貪瞋,無勝負,無人我,無妄想分別,一切俱捨,妙湛圓寂,萬境皆空。這個時候,心空則五蘊自空,六根六塵空,十八界空,十二因緣空。
此時證得的是:
「不生、不滅、不垢、不淨、不增、不減」。這就是佛性。《般若心經》說:
無苦、集滅道。
無八正道。
無十二因緣。
這是「破」。
到此境界,不但「破我執」,也「破法執」,更「破空執」,到達了「無智,亦無得」的境界。
這都是我的自性顯露,何嘗有什麼智?什麼得呢?但知「常寂」二個字。
此二字,名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我要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,今天,到此境界者,已無法言說,已無法用文字解釋,所以祇有用:
「大神咒。」
「大明咒。」
「無上咒。」
「無等等咒。」
●
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曰:「實無有法,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
這就是「法非法」。
釋迦牟尼佛在金剛經中曰:「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
這就是「人非人」。
於是,我再證知:
「魔非魔。」
「佛非佛。」
一個修行的人,能解脫生死煩惱,再破除眾生的愚痴無明,而且達到萬法皆通而無一法,已經是無法能與之相比了,此時的「魔」,已是「非魔」,佛亦是「非佛」。
無法名之,才稱為「佛」。表示「自覺」「覺他」「覺行圓滿」的意思。
由於文字無法解說,所以才寫成:
過去世、現在世、未來世的所有如來,依般若為因,修行證果。證得證無所證,得無所得,無得而得,無證而證的菩提智果。這種境界,唯佛與佛知。
在我的境界之中,實非外人所能理解的世界,「魔」祇是名相,祇要「無我」,祂根本不存在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