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蓮生活佛 弘法行旅

「新山」的因緣
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88冊-蓮花池畔的信步
1
 
 
 
 
 「新山」位於馬來西亞柔佛州,是最接近「新加坡」的一個城市,與新加坡祇有一水之隔。「新山」這個城市,是一個大地非常明亮的,其實新山根本就沒有「山」,祇有少少的丘陵地。

  這個城市,原本是貧乏的,偏遠的,落伍的。但,愈來愈多的人像流水一樣的湧入「新山」,高樓大廈正轟轟烈烈的興建,而商店的生意也漸漸熾盛,住宅的興起,房地產蓬勃,於是乎,原本「鄉村型」的本質,漸漸的轉型。

  我曾問一位「酒廊」服務的小姐:
  「妳從那裡來?」
  「吉隆坡。」
  「吉隆坡不是大都會嗎?」
  「是的。但還是新山好!」
  「為什麼?」
  「新山遍地都是黃金啊!」

  原來是這樣的,新加坡幣增值,現在的新加坡幣一百元等於馬幣約一百四十元。快到一半了。
  原來喜歡夜生活的新加坡人,若在新加坡消費是特別的貴,若走到「新山」來,幣值增大,消費又低,因此新加坡人一到夜晚便往「新山」跑,趨之若鶩了。因而,娛樂界波濤興起。

  緊跟著的是餐飲業,民以食為天,半小時的車程,祇花費一半的費用,可以享受到與新加坡同等的料理。
  日用品業亦然。
  甚至是加油站,同樣的幣值,可以購得滿滿的一桶汽油,而在新加坡祇有一半。大家把車子全往「新山」開。

  現在連新加坡政府也緊張了,連夜立下新的法令,凡是開往「新山」的車子,不准用桶子買汽油,而且每部車子,至少要裝滿一半的汽油才合法,如果違規,便算犯法,罰款嚴重。
  (我們看見沿路立下的罰款標示)

  「新山」的興起,有其「地緣」的關係,因為它接近新加坡,一切向新加坡學習,新加坡已發展到了極限,一定發展到「新山」來。
  「新山」的興旺,也有其「天時」的關係,新加坡幣的增值就是,新加坡人全到「新山」來購物消費。
  在「人和」方面,新加坡人到馬來西亞的「新山」,不用簽證,祇看一下證件而已,非常方便。

  我在「新山」,看見滿街跑的車子,全是「新加坡」的車牌。
  這就是「新山」的因緣。
  由「新山」的因緣,使我想到佛教的因緣。楞嚴經曰:「佛教因緣為宗,以佛聖教自淺至深,說一切法,不出因緣二字。」

  維摩經說:「力強為因,力弱為緣。前後相生,因也。現相助成,緣也。諸法要因緣成熟,然後成立。」

  成唯識論:「諸心心所,皆有所依,然彼所依,總有三種。一因緣依,謂自種子,諸有為法皆託此依,離自因緣,必不生故。」

  我曾研習「十二因緣觀」:
  觀察十二因緣之道理而了悟生死流轉之道理也。由此觀察而開悟者即名緣覺。
  我深深體會,世間上的一切,萬事萬物森羅萬象,必有因緣合和而成,此二者相合和,才叫「因緣合和」。

  我觀察「新山」,曾到「古廟」去拜拜,到「關帝廟」去拜拜,到「德教」去參訪,到「三善宮」等等。

  我流連於那月眉般的海灣,那丘陵及曠野,工業區。欣賞晚上的月色,潺潺的溪流,注意人心的潮流。

  那裡的人說著華語。
  那裡的人唱著閩南語的歌。
  那裡的湯麵一碗才一塊錢馬幣。

  我的眼睛猶如穿透那裡的晴空大地,一如那裡的太陽猛烈的照著土地,但,樹木仍然青蔥,因為雨水的滋潤相當的充沛。我在「新山」,祇是一個旁觀者,祇是欣賞,祇是短暫又短暫的過客,不是長久生活在這裡的人,因此維持著清明的距離。

  我珍惜在「新山」的日子。
  真佛宗的「大觀堂」在「新山」。
  「大觀堂」有「蓮花忠恥上師」。

  我們會思念,我們也懂得思念,我們也珍惜那段時日,永遠閃著眩目的七彩。
  「蓮花」的因緣。
  沒有任何染著的因緣。

  我到過「新山」,在今生的記憶中,「它」漸漸的轉型,一直到千秋萬世之後,您再也認不出「它」的真面目了。
  
  
1
    

傳授「賓頭盧」尊者之法
潭柘寺
佛陀、達摩、盧師尊
最後一點的思念
「日內瓦」印象
黑天使的神話
同行二人
傳授「破瓦法」
景福宮的孤魂
森巴舞與黏巴達舞

 

真佛世界全球資訊網©2010 地址: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40號7樓 電話:+886 2550 8599 傳真:+886 255 65157
True Buddha World Net Copyright©201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