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道之人,應當如何?
有一首詩說的好:
何用梯媒向外求,
長生只合內中修;
莫言大道人難得,
自是行心不到頭。
學道之人,其自身的行為,就如同蘭花散飛著幽香一般,一言一行均合於道,無有偏道之行也。學道之人常養氣,此氣是沖和之象,並無暴惡與暴怒,由於心平氣和之相,對延年及長生均有大益。
這道者之相,其容貌如秋月之影一般的清,很安靜很平和很慈祥,這是心靈之中常清淨之相。
我們道者度眾生,文章高道,但合乎自然,也如海潮之音一般,能振盪有緣的眾生。對一切是非譭謗從來也不去多加理睬,一些些的爭執,從來就不去煩惱操心,這是訟堂無事,也就是不爭不執。
道者的心,如水般的清啊!
有人問我玄鶴道長的道,我答:
爭執名利我不會,
道中萬法藏身內;
雲中客隨處世間,
靈已翩翩天外醉。
坦白說,玄鶴道長,早已看清楚人世間的百態,那些眾生,種種求名求利的嘴臉,「名」如花,有盛開的時候,有凋謝的時候。「利」亦暫住,不過是借您呆看幾十年。「名利」均是留不住的,還是修道好,修道是不計年歲的,先延年求長生,再得內丹,再飛昇為仙。
這是太極真人杜沖的十六字詩:
一靈妙有。
法界融通。
離種種邊。
允執厥中。
我們修道人,要離開種種的惡因緣,要結種種的善因緣,離種種的惡因緣就是離種種邊,行道者要允執厥中,修的正是「一靈妙有,法界融通」,也就是祕密的修習保固之術,要知這保固之術,就是「延年」與「長生」也,丹鼎派中講的是「金液還丹大道」,這是修練重重的道氣,先結成丹,再化為神,這樣才能得證金仙的果位。
玄鶴道長,今日祇燃一炷香,壇中安坐,而陣陣的香,裊裊上昇,是英爽絕俗的。我這一靈,隨香可遊奇境,所看見的境界,早已無法述盡。我能進謁祖師,蒙受教益,可以入道山,聞一些道的芬芳,可以探討洞府的幽勝,可以進入神仙的瓊樓,可以飲天津玉露,可以食仙桃神果,這是飛空之靈,身子如天上的雲,向上看,可見日月星雲,向下看,可見人間眾俗,蓬萊仙島我已遊歷,神仙居處是我家鄉矣!
我知道,我的一切均能洞穿為開了,我雖住在家中,其實早已出了家也,我在人世間,所得是「無我」二字,一切的外緣,全是為了亂我道者的心機,一切一切過去的經歷,無非是夢醒夢空,十多年前甚至二十多年前的理想,同今日已大不相同矣!家鄉田園如片片之雲飛散,一些愁思及煩惱的事,也一樣像流水般的消杳而去了。
要得「延年」與「長生」,要離開「榮華富貴」的生涯,也須去除「悲涼悽慼」之感懷。這是養氣的「允執厥中」,離種種邊。
我看世間修道人,尚有逐名逐利者,尚有勾心鬥角者,尚有爭奇好勝者,尚有妄心學道者,真是五花八門雜陳,均非道者之相,可憐又復可嘆!就讓我寫一偈吧!
爭的是金條,永遠保不住;
抹粉臉上擦,容顏如何駐。
今日花開時,明朝歸原處;
不如早修道,延年常青樹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