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佛威儀,金剛跏趺坐,或半跏趺坐,二手結法界定印,脊椎直豎,兩宥平張,曲頸令頷壓喉結,舌抵上顎,目不瞬顧,直視二尺。如是坐已,澄定身心。
吸一口氣入丹田,上氣下壓,下氣上提,如寶瓶狀。閉息久久至閉不住。在閉氣閉不住時,一個重要的口訣就是先再吸一口氣,令餘氣入中脈,達心際,融入各脈輪,達於一一毛細孔,散出。
未融入的氣,如射狀,吐氣。
修氣的要訣是:
脊椎直豎-中脈才會直。
壓喉結-上氣會下壓。
提肛-下氣會上提。
舌抵上顎-中脈才能上達頂竅。
上壓下提-氣才會入中脈。
密教修「寶瓶氣」的目的,最重要是使「氣入中脈」,只要氣入中脈,則可以產生作用,我們稱入了中脈的氣,即是「智慧氣」,「寶瓶氣」修持久久。
全身經脈通暢。
氣的循環順遂。
氣足。
道家稱「大周天」、「小周天」的循環。
密教行者要明白上行氣、中行氣、下行氣、偏行氣、心氣。由氣的作用,修出「拙火」修出「明點」澄淨,修出「無漏」明點,達到大樂、光明、空性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