呂洞賓祖師在道家,是威靈顯赫的,這是為什麼?
因為呂祖在世修道的時候,鍾離權祖師(雲房先生),已得道,那時是晝日高明,夜月圓清,陰陽魂魄,混合上昇的時候。
從虛空之中,降下兩位仙人,絹衣霞彩,手上捧著金簡寶符,來到鍾祖師面前,宣言:「上帝召鍾離權上天,封為九天金闕選仙使。」
此時雲房告訴呂祖:「往日修成大道,他日亦當如我。」
呂洞賓祖師說:「山品之志,有異於先生。」
呂洞賓祖師說:「我不願意自己修成得道,翔鸞舞鶴,玉節金幢,仙樂嘹亮,乘雲冉冉的上昇天界。我的誓願是度盡眾生,方願上昇天界。」
呂洞賓祖師的誓願和許多仙人的誓願確實不同,呂祖是窮萬仞之功,了卻歸空大道,神滿太虛,法周沙界,度人無量無邊。呂祖的形像,佩著寶劍,執著拂塵,頭戴青巾,穿著草履,可算是隱顯變化不一,在歷朝之中皆有顯現,浮沉在濁世之中,祇因「誓願度眾生」。
大凡歷代的仙家高真,隱於高山名洞修道,與人間塵世相隔甚遠,大部份修的是自己,得道上天,也是自己得道上天,很少發下大願度眾生的,但,呂洞賓祖師不同,由於他的大願力,所以塵世中人,聞呂祖之名,恭敬呂祖,均因為呂祖有大願力之故。
呂祖的道,也有入世的法,例如他要世人,忠於國家,孝順父母,交朋友有信,用仁愛之心對待屬下,自己勿貢高我慢,暗室不欺心,以方便之法來濟人救世,行一些善事陰功。
如此一來,人人敬愛,鬼神亦當恭敬。呂祖說:「人之性,若一念之善,就是陽明,其修久久,其性輕清,自然走入天庭之中。」
呂祖的入世之道,很淺白,人人都懂得,但懂得就要於日常生活之中拿來應用,能夠施行的人,就是呂祖,這是呂祖的本心。
呂祖威靈顯赫,歷代封號不同,有......
妙通真人。
純陽演正警化真君。
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。
純陽子。
玉虛師相孚佑帝君。
呂祖的法派即是「純陽派」。
我在道教的身份,是「青城派第十五世玄鶴道長盧勝彥真人」,雖然我學顯學密,但對佛道均能融會貫通,對呂洞賓祖師非常的恭敬。我讀過呂祖的「運成集」、「參同契」、「指玄篇」、「玉樞經」、「金剛偈」、「忠孝誥」、「琅玕寶卷」、「至寶經」等等。
我欣賞雲房先生(鍾祖師)贈呂祖的一首詩:「知君幸有英靈骨。所以教君心恍惚。含元殿上水晶宮。分明指出神仙窟。大丈夫得遇真訣。須要執持心猛烈。五行匹配自力圭。內有龜蛇顛倒縮。三尸神來須打撤。進退天機法六甲。知此三要萬神歸。可駕火龍離九闕。九九道至成真日。三界四府朝元節。氣翱翱兮神*赫。蓬萊便是吾家宅。群仙會飲天樂喧。雙童引入升玄客。道心不退故傳君。立誓約言親洒泣。逢人兮來莫亂說。遇友兮來不說訣。莫怪頻頻相勸止。輕慢必有陰司折。執手相別意如何。今日為君重作歌。說盡千般玄妙理。未必君心信也磨。仔細分明付與汝。保惜吾言上大羅。」
此詩句中,隱藏了大道,也隱藏了鍾祖師對呂祖的期許,讀了此詩,想起古仙之情誼,不勝嚮往之。
在道家中的「三元三清三寶三境」,其說如下:
第一混元─玉清─天寶─青氣。
第二赤元─上清─靈官─黃氣。
第三玄元─太清─神寶─白氣。
這「三元三清三寶三境」是雲房先生所教。
「玄鶴道長」的道袍是黃色,因為當年清真道長演法,教我的道法是「靈寶畢法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