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真佛顯學 真佛禪學

空虛的雲
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65冊─禪的大震撼 匯整者:蓮花懿洋
1
 
 
 
 
  「空虛的雲」是一位佛學作家所寫的一部書,其主要人物是「虛雲」老和尚的一生行誼。這部書承作者贈與給我,我讀後,感慨萬千,總歸一句話,「虛雲」真的是空虛的雲,雲是一切空虛。

  雪嶠信禪師,曾要弟子參「雲」。

  禪師說︰「雲出現在空中,突然出現,也突然沒有,到底生是怎麼生的呢?雲的消失又歸向何處呢?」

  禪師又說︰「現今的世人,同雲是一樣的,不知生,不知滅,長江後浪推前浪,一代新人換舊人,也同雲之無根一樣,一切的去來,人生的流浪,人生的飄泊,竟然無法知曉自己性靈的所在。」

  「人同雲一般。」禪師說︰「雲是無作無為的,而人也是無作無為的,雲是無繫無縛的,而人也是無繫無縛的。雲之身並無六根,也無住,在虛空之中也不污染。」

  禪師認為︰「人之吃東西,是舌頭有味覺,包括眼耳鼻身意全是一種識覺分別的作用。」

  雪嶠信禪師要弟子們「參雲」,他說︰「人之有識覺,這識覺是從何而入,從何而出,要這樣子參下去,如果參悟透了,也就開了,開悟了,就認得空虛的雲。」

  蓮生活佛認為雪嶠信禪師「參雲」,其比喻很玄妙,這是昭昭靈靈的說盡了無餘。我以前很喜歡雲,也想過「雲」的問題,「雲」明明的懸在虛空之中,但,我知道,此雲非昨日的雲,此雲也非未來的雲,此雲也非永久存在的雲,此雲何曾有過去,又何曾有未來,但若說完全沒有,又自古至今,虛空之中有綿綿密密的存在啊!

  從「參雲」的思想,想到了自己。古時的自己在何處,未來的自己在何處,自己也不可能永恒的存在,何曾有過去,何曾有未來,但若說完全沒有,為什麼又有知覺?

  知覺從何而來?

  知覺又從何而去?

  我們參這「空虛的雲」,就要如此的參下去,讓你明白萬物皆空,到了萬物皆空的時候,就能性覺妙明,本覺明妙,始知天地萬物非二,而是一也,是一也,就是一種開悟的境界。

  這個參禪的法門,是一種「大震撼」,是「佛」即「我」,是直下承當,一入此參禪的法門,是天下第一等人也,若開悟時,一切洞然開明,毫無滯泄之處,一明白便一切明白,看空了一切,也就成佛了。

  這樣的參禪法門,就是「禪宗」,久久自然成就。也有得道高僧如此說,禪宗是「無事法」。

  「無來無去,根本沒有事。」

  不要小看這一句話,這是一句開悟的禪語。

  所以,「沒有我時,無事,有了我時,也無事,我成佛後,更無事,玄鶴道長不算什麼,蓮生上師也不算什麼,蓮生活佛更不算什麼。我未出家,平常,我已出家,也是平常,我出家又無無家更是平常。」

  這是蓮生活佛一句開悟的禪語,留給弟子們,去參學、去研究、去開悟。這不是令人大震撼,令人驚駭,而是通達無礙矣!

  密宗用「觀想」、「手印」、「真言」三密合一而達到合一的「無礙」。

  淨土宗用「唸佛」達到一心不亂的合一「無礙」。

  日本的「日蓮宗」靠唸「妙法蓮華經」達到合一的「無礙」。

…..其他宗派均用佛法達到無礙。

  方法各異,彼岸相同。

  然而,禪宗只教「無事法」,沒有法門,直接去參透開悟,這禪宗也是奇特也,是無形,也是無相,是不著文字,是言語道斷,是念念真如,這就是相應,生死大事自了,不需要多求。

  虛雲老和尚是空虛的雲。

  大家去想想雲是什麼?自己又是什麼?直下參悟去,便可豁然達到一個完全明白的境界,見無形之我,便是見真性。這樣的法門無門,非上根器者,不能修之。
1
    

孩子要歸屬誰
「心安」就是平安
喫粥的故事
附錄二:蓮生活佛開示~賀台灣創作館開幕
洪諲譂師的對話
臥輪禪師與慧能禪師
坐禪的正驗
點石成金的故事
自性五分法身香
修法「無應」的現象

 

真佛世界全球資訊網©2010 地址: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40號7樓 電話:+886 2550 8599 傳真:+886 255 65157
True Buddha World Net Copyright©201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