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蓮生活佛 活佛生平

水流向何處
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72冊─天地一比丘
1
 
 
 
 
我常常注意那遊子般的小溪,看看它們泊泊的前進,蜿蜓的,一程又一程的流著,流到大河裏,然後又一程一程的流入「閃米密西湖」之中,這溪,這河,是一首流轉不歇的歌吟,很美妙的。

  我又注意到湖水,潺潺的流著,表面上的波光粼粼,怎知寂寂的湖底,暗流翻騰,流向海中。

  這是「百川歸一海」啊!

  在「雷門市」的溪及河,均是非常清澈的,這繩繩續續的溪河,是從周圍的大山之中流下的,是冰冷的雪水溶化的,所以溪水特別的寒冷。

  這些水,辭別了千山之圭,穿過了萬壑,一路上不歇息的,走了那迢遙的行程,可以說,這些行程均是陌生的。

  它們多像「遊子」呵!

  有時候,由流水,想到人生的旅程。

  有時候,由流水,想到時光的一去不回頭。

  有時候,由流水,想到永不回首。

  也許人生的真理就是「水」吧|

  老子曾經如此說:「上善若水。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言善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」

  老子盼望人要學習「水」的特性:

  「能夠滋養萬物。」

  「本性柔弱,順自然而不爭。」

  「蓄居流注於人人所厭惡的卑下之處。」

  這三則,就是「善天下」、「無爭」、「自處卑下」。

  這流水的啟示,往往悄然的捲入我的心中,我的心中也有一條小河,終夜流轉,也就這麼的遠去,傳遍天地之間,在蒼茫的大地,永不回首。

  流水也令我想起皈依──

  我常常的對弟子們說,皈依佛法,就是學習佛的修行,佛的通融廣大,就如同海一樣,大海能夠容百川,能夠容納每一滴水。

  我們皈依,就是去尋找「真理」的源頭,就是去流向佛海,而皈依就是一種「流向」,一種融入。

  佛海就是「無分別」、「大自在」、「平等的」、「廣含的」、「智慧的」、「永恒的」……。

  其實「皈依」,就是皈依「真理」,但,有一天,當自己有了開悟,就會真正的明白,原來人人均有佛性,皈依的原來是自己的「自性」。

  這亦即是:

  五祖送六祖,至水旁。

  五祖取櫓來搖船。

  六祖趕快來幫忙。

  五祖說:「我來渡你。」

  六祖說:「迷時師渡,悟時自渡。」

  其實,這「悟時自渡」就是「皈依自性」,一個人信仰的開始,要皈依金剛上師,當一個人有了開悟的時候,就是皈依自性的時候,因為眾生皆有佛性啊!

  我又想起,我已經「無我」了,那心中的法流漸漸的愛化成一條小蹊,一條光河,一面海洋,這面海還會膨脹飛翔,凌舉起來,忘了一切是誰呢!

  大日如來的光芒。

  向大地普施陽光。

  對眾生並無選擇。

  這是「上智」或「下愚」一律平等。這是無我之捨,無心之愛。

  「水流」向大地的低凹之處,自處於一切卑下,低沉的音調,已響徹了萬古至今宵,而且永遠不歇的流下去,迢迢遙遙。這不是傳說的,不是幻想的,不是「有」,不是「無」,不是「理論」,而是最「實際」的。

  寂寂天地之中,有什麼比這行程更綿長?

  寂寂天地之中,有什麼比這行程更永恒?

  寂寂天地之中,有什麼比這行程更安然?

  「天地一比丘」,經常這樣的想一想。
1
    

福祿厚重之人
無形的教導
一隻蝴蝶二隻飛鳥
金洲大師現身
蓮華生大士的禍患
三山九侯先生的真面目
十八大蓮花童子
了鳴和尚的教導
前世今世
我「霸凌」了星雲大師?

 

真佛世界全球資訊網©2010 地址: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40號7樓 電話:+886 2550 8599 傳真:+886 255 65157
True Buddha World Net Copyright©201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