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前的我,一遇人攻訐,便答辯之。
現在的我,祇學習「緘默」。
因為華嚴經說:「菩薩忍受一切惡果,對眾生心平等而不動搖,如大地。」
我知道人世間煙水茫茫,「真相」瞭解者稀少,大部份的人都是「道聽途說」,有的人依稀聽到一些,就開始攻訐譭謗了,愈說愈遠。
曲解的,誤解的,誤會的,在交相錯誤的 報導之下,逐漸的加深了。但我,仍然在「湖濱」渡頭,只有我一個人站立,思念看「緘默」的道理。
我自知,就算對我的譭謗「刮颱風」。但,我仍然學習「緘默」。
我平安的生活著,我日子非常愉快,我擁有綿綿不絕的法流,我放射無窮盡的光芒,達於山間、水湄、飛上雲梢,無所不在,無所不有。
也許我的周圍有險惡的跡象,也許在我的周圍,空氣非常的凝重,有一些流言,令人非常難堪,也令我不敢相信是事實。
大法師的賢德不知那裡去了?
大和尚也變得傲慢無禮了?
在我的周圍,流傳一些,「懷疑」、「不接受」、「排斥」、「嫉拓」、「惱怒」的傳聞,無緣無故的。然而我「望湖」,「望天」,我自我警惕:「出家人,要開始學習緘默了,我是天地一比丘,不能目空一切,也非最偉大,我是有缺點,周圍的誹謗與誤解,全是一些細微的問題,不要與人爭論不休,要懂得謙讓。」
我亦然知道:
煙水茫茫的大地,又有誰知「真相」。
就算我答辯,流言也是無休無止啊!
我在出家之後,開始學習「緘默」。我心平和,內在和樂。我始終覺得,我是真的有很多錯誤,在人事上安排的錯誤,言語上的錯誤,文字上的錯誤,禮節上的錯誤,輕率從事的錯誤……。我不是聖人,我有很多很多的錯誤,但,這些錯誤的造成,的確很難避免。
我自覺像一個愚者。
我自覺是一個無知。
我向愚者學習,在這一年多的時光之中,我充滿了平淡白色的思維,我不再想到閃耀,沒有狂熱,沒有光芒,一切就是歸於平靜,在「湖濱渡頭」,氣息是輕緩的,如水波不興,沒有搖盪。
我向愚者學習,高處太空闊了,我向低處走吧!何必再提昇意志,再尋覓理想,再雀躍,我可以平平淡淡的過一生。
我開始向無知學習,我突然變得什麼也不會了,道教的法術,密教的神通,顯教的唸佛,突然之間,像顏色一樣的不規則組合,鮮艷的紅,配上柔和的綠,再加上淡藍的壯闊,磅礡的與纖巧的,這些組合,使我顯得無法調勻,顯得貧乏而無知。
我原來是向無知學習,我心中驚覺,自己原來是無知的,很可憐的是,世人均不知這是「無知」,豪情是愚,官場是愚,貴人是愚,再說,大和尚是愚,大法師是愚,首座更是愚,舉杯暢飲,也是令人碗惜的愚,這一切全是雲煙罷了!
「愚者」的「無知」如我,無所不在,無時或已的,我的思念長長的,在「湖濱渡頭」。
寫一首「緘默」的詩吧!
只有我,在湖濱渡頭,
兀自一個人的站立,
保持「緘默」。
毀譽不在心中游,
知曉自己的種種錯,
「愚者」是影子,
「無知」是影子,
圍繞在身旁的流言,
我祇願一路默默的送走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