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法之中,有一派是正一法派,正一法派的創始人就是江西龍虎山的張天師。有人主張,張天師也是太上老君的一個分支,等於是太上老君的傳承。由於道經上記載,張天師在七歲時,遇太上老君,傳授道德經,後來張天師研究五經寶典、天文地理、河洛之書,全部知曉,最後證位是「三天教主,輔法大天師」。
張天師,名道陵,字輔漢。他曾任官職是「巴郡江州令」,又任「司空」,後來就辭官不受,專門採藥練丹,他是一位嚴直的人,研究經書甚深,學道非常嚴謹,他最後在蜀郡臨邛縣,渠亭山,赤石城中,秘密修練。
張天師在修練過程中,在五月一日的夜半,有了大感應。
當夜,張天師入甚深禪定。在半空中現出千乘萬騎,這千乘萬騎全部下降至赤石城。千乘萬騎原來是黃金打造的金車,上面佈滿了莊嚴的羽蓋,有很多的道童護法龍虎跟隨,而千乘萬騎是由五位上仙領首。
第一位──太上老君道祖。
第二位──太上高皇帝,中皇帝君。
第三位──佐漢子淵天師外祖。
第四位──周朝柱下史。
第五位──漢師張良,張子房。
五位上仙,領著千乘萬騎下降到赤石城,對著張天師說:「先生之道骨已經修練成了,一切修行也合於道了,當可承接老君的道,如今可以統攝三天,可以幫助國家,濟助人民,可以養育群生,可以伏魔驅鬼,貴為國師也。」
這五位上仙傳授張天師「子鬼號」。張天師就在此時得到太上老君道祖的敕封。正式得到「正一盟威之道」,所以後世稱為正一法派。
張天師與四川青城山甚有淵源,傳說張天師曾隱於青城山。我在「小小禪味」中曾如此的記載:
「天師洞」三清殿後的岩壁上,留有張天師的塑像,塑像橫眉瞪眼,怒不可遏,一手持劍,一手握五雷印。這是因當年青城山群魔作怪的時候,天師手揮降魔法寶,閃電中五雷齊鳴,群魔震懾,所向披靡。天師舉劍劈石,巨石斷裂成三,石上現出「降魔」二字。天師在降魔當中,使用畫符的筆,向群魔擲去,筆所至,山石為開,故有「擲筆槽」的遺跡,非常有名。
嗣漢張天師,由於張道陵的受敕封,也就一代又一代的傳了下來,如今已至六十幾代了,其所畫之符籙,甚有法力,也甚有價值,連大英博物館均珍藏之。我「玄鶴道長」在「蓮頭山」學道與第三代的張天師也有一段緣,特別述之如下:
那是我到一座道廟去。廟中人正扶乩筆,來降壇的正是第三代的張天師,降壇的張天師一下降,所有香爐的香,全部抖動,懸掛的宮燈也自搖擺不止,道廟中彷彿靈氣充滿,鐘鼓齊鳴。接著第三代的張天師竟然也指名找我,說我與他有緣,一定要傳授我道法,我在壇前,對著乩筆,跪下磕頭,必恭必敬。
我問:「如何授道?」
乩筆答曰:「時到即知。」
事實上,當夜我晚上靜坐,第三代的張天師就來了。張天師給我一首偈:「心裏不邪謂之正。無中生有謂之一。」
這首偈的最後一個字,合起來就是「正一」。第三代的張天師指示我,祇要一個人做的正,行得正,就是神。而宇宙萬物原是無極,要回歸無極,須要學任何法門的正法,回到一就可回到無。
這張天師教授我的法,正是:
性定龍歸海,
情忘虎隱山;
性情收拾了,
真火透玄關。
第三代的張天師,也曾第二次的下降在聖明宮,給我指導很多至理。這都是很早以前的事了。我亦知道,我是遍歷三教的人,我目前是依我自己的氣數,在弘揚道、顯、密。這是我玄鶴道長的職責所在,我在「正一盟威之道」中,亦得「天師之符」,與天下萬神,共誅邪偽。那黑道,又如何逃得了閃電雷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