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真佛道藏 道學

尹喜真人樓觀派
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061冊─道林妙法音 匯整者:奇異果
1
 
 
 
 
在魏元帝咸熙初年,有一位姓鄭的法師,住持一間「樓觀」,其中有一名道土,姓梁名諶,是拜鄭法師為師的。

  到了晉惠帝永興三年。道土梁諶,在「樓觀」的後院靜坐,焚一爐名香,突然見空中佈滿花,花香遍地,空中有天樂飛揚,有一位道人,騎著一隻花鹿,帶著一批神人道童,翩翩而降,梁諶非常驚奇。

  「仙長何人?」梁諶甚為恭敬。

  「太和真人也,吾是尹喜真人的從弟,名尹軌,特來授先生大道。」

  「何傳授我?」

  「梁諶道土,天性純厚,前世仙緣,故得傳授。」

  梁諶自此,就開始研習大道,而太和真人尹軌,傳授了梁諶,「日月黃華上經」、「水石丹法」、「樓觀先生本起內傳」等……。從此以後,粱諶的威名大震,其法甚高,而且有驗。

  由於尹軌真人,是尹喜真人的徒弟,所傳的法又是尹喜真人的法,所以「玄鶴真人」認為「樓觀派」的傳承,是尹喜真人的傳承。後來的北朝的一些有名高真,大部份都是「樓觀派」,例如,尹通真人、尹法興真人、孫徹真人、馬儉真人……共有很多位高真,都是「樓觀派下」。

  在唐朝高宗時代,「樓觀派」有一位高真名「尹文操」,被高宗皇帝任命為昊天觀主,到了儀鳳四年,唐高宗在東都,先請尹文操在老君廟修功德,然後唐高宗同文武百官及皇后公主隨從等均去親謁拜廟,到了廟的壇前,眾人突見白雲如幕而降,太上老君坐一匹白馬,左右之神仙無數,從空中騰雲而至,就降於老君廟的壇前。

  唐高宗見老君,心中大悅,乃授「尹文操」銀青光祿大夫,官職是「太常少卿」,但尹文操是修道士,不肯接受官職,祇願接受散職,這也是「樓觀派」的一大盛事。

  「玄鶴真人盧勝彥」當年修道,有一夜在閣樓靜坐;突見有一座非常美麗的樓殿凌空而住,而我仔細的觀看,這樓殿一層又一層的移去,竟然看見「三清殿」,「三清殿」一移去,便看見「宗聖官」,「宗聖官」一移去,又見「四子堂」,「四子堂」一移去,又見「望氣樓」,「望氣樓」一移去,又見「景陽殿」,「景陽殿」一移去,又見「瑞蓮宮」……。

  我這一見,「樓觀勝景」全在我眼前變幻不止,真是美不勝收,此時又聽見天上琴音。

  到了看見「說經臺」時,臺上現出一名羽土,羽士向「玄鶴道長」拱一拱手,我趕忙的向高真合掌。

  「所見因緣? 」我問。

  「尹真人法系樓觀。」羽士回答。

  「先生何人?」

  「道士姬東坡也。」

  啊!是姬東坡,原來是姬東坡,姬東坡是明朝萬歷年間的名道長,他的琴藝高絕,研究南華經,及日月高華上經,悟境甚深。原來他已得道,是樓觀高真之一。

  道士姬東坡,見我修道,先現「樓觀」,再現金身,接著傳我金章,這是我與「樓觀派」的小小因緣。

  在本文中,我要向大家解釋一下道家稱呼與稱謂。

  稱謂有「先生」、「真人」、「道士」、「羽士」……。

  「先生」──如三山九侯先生。「先生」是一個很大的尊稱,這是古代大學士,棄了高位,有遠遊山水之志時的一種尊稱。在道經中明白指出本命宿卯,屬東方二辰的,就稱為東嶽先生。假如本命宿是辰戌丑未的,便稱為中嶽先生。到了後來,凡是道人,能夠通玄妙義者,能說法教眾生者,便被尊稱為「通玄先生」、「暢玄先生」、「知玄先生」、「遊玄先生」、「宣玄先生」、「玄行先生」、「玄靜先生」……等等。「先生」二字,在道家是很崇高的地位,在南朝及唐朝都是如此稱呼。但在近代,「先生」二字變得很平常,中國語文的先生,泛指一般的男士,全部是先生,而道家的先生與今人的稱呼是完全不同意義的。

今人的「先生」,泛指一般男士。

  道家的「先生」,有超然塵世的高人之意義。

  「真人」──真人就是修道人已經有了證悟,才叫「真人」。已經體會到真正的道,合於道,長生成仙,這樣的修道人,才可叫「真人」也。在中國的道家,南宗及北宗的道長,如張伯端,就是道號「紫陽真人」,白玉蟾的道號是海瓊子,後人就稱呼為海瓊真人。元世祖的時代,真人的應用極廣,我的道號是「玄鶴道長」,當然也可稱為「玄鶴真人」或直接稱呼為盧勝彥真人。「真人」的道號,也不可隨便稱呼,凡是沒有領悟真道的,不可稱為「真人」。「真人」位重,不可妄稱。

  「道士」──凡是修道的人士,便可稱為道士。今之世俗人把一些送葬僅知唸經唱唸的「司公」稱為道士是錯誤的,「司公」是利用道來賺錢,用表面儀式來混飯吃。真正的道士是學道學仙的,凡是誠心學道,復清真至德,才可稱為「道士」

  「羽士」──「羽衣」、「羽客」、「羽士」。羽是飛翔之物也,也就是嚮往幽逸之道流的人士,也指有道之士。

  「術士」──學一點道的外相,替人解運化厄,某某大師之流的人物也。

  在宋朝徽宗時代,又把學道之士,分為「元士」、「高士」、「大士」、「上士」、「良士」、「方士」、「逸士」、「居士」、「隱士」、「志士」。各有品級,這樣的分法,更是複雜,更難解釋及一一說明。

  我從尹喜真人的樓觀派寫到「稱呼」的問題,是要讀者明白,道家的淵源流長,並非今日的「司公」的等而下之。這些淵源,我將一一的寫了出來,非常珍貴,而且難聞。

  特書一偈記之:

  玄鶴通樓觀,
  古今難思議;
  今傳諸道法,
  仙號是印記。
1
    

回歸「無知」
玄門心要
出神之後歸無舍
遊戲歌詠藍采和
騰雲寺蟬蛻仙人
王母與金母
最秘密神將「天蓬都」
「清心寡欲」的真旨
九轉玄功
尹喜真人的韻事

 

真佛世界全球資訊網©2010 地址: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40號7樓 電話:+886 2550 8599 傳真:+886 255 65157
True Buddha World Net Copyright©201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