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真佛道藏 道學

「真人」究竟在何處?
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57冊─道法傳奇錄
1
 
 
 
 
  「真人」,就是佛家講的「真性」。在道門來說就是「真人」,這二者是相同的,而「真人」又可以稱為「真我」。

  按釋迦牟尼佛的說法,這「真性」,不在內,不在外,不在中,是本來就有的,充斥於十方的,祇要修行的人,心光一發露,就一切充滿了。這是釋迦牟尼佛較具哲學意味高深的教法,這教法見於「大佛頂首楞嚴經」。

  而清真仙師對我說,人就是「假我」,而「真我」究竟在何處?修道家的人,喜歡把這個「真人」說成在「靈臺」。因為佛家講的「真如真性」太玄虛了,因此,道家把「真人」說成在「靈臺」,這是佛道之間的差別不同之處。道家認為,「靈臺」就是代表「天宮」,也就是人的天心部位,而真性的上仙就住在其間,根本就未嘗瞬息離去。

  「真人」住靈臺,但何以世人不知不見,這是因為世間的人,累世之業重,在靈臺的周圍佈滿了「貪瞋癡」的種種念頭,念頭如雲霧,把靈臺整個遮住,「真人」無法露面,當然我們就始終見不到這個原來「自我」的真人。

  所以,什麼是修道?修道就是找到真正的自我「真人」,在學佛來說就是「明心見性」,見自己「真性」。在修道的過程當中,祇要功夫夠了,祇要程度明白清楚了,就可以知道自己的真人何在?

  我「玄鶴道長」的得證,就是完完全全修練至明明白白,就像撥開雲霧見青天,突然之間,認出自己的天心部位,坐著一位「蓮花童子」,這「蓮花童子」是真真實實的,這即是「真人」,佛眼開了,道眼開了,一切所見,不是妄見,而是實相。

  「真人」究竟在何處?在這方面,佛家的真性,主張是「真空妙有」,也就是任何地方皆不是,也即是充斥十方,任何地方皆是,這是至真至實的說法。但世間的人,很難體會,佛的弟子「阿難尊者」,最初就體會不出。

  而道家乾脆就說,「真人」就在天心部位的「靈臺」,這種說法,是比較令人有一種真實而具體的感受。這「靈臺」就是「宮室虛閒元神的居處」,大凡修道人,真氣凝在天心,天心是主人的時候,可以說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的精氣神全部迴流向上,而專注於天心一點的時候,就如同帝王當中一坐,文武百官兩邊排,萬國來朝的氣勢。這樣的修道,把妄念(忽起忽滅)除掉,成了一個無生無死萬劫長存的實體,這才是「真我」復現。

  佛教的「明心見性,生死自主」,當然也是說明這「見到真我」,一切「無生無死」,但世尊不把「真人」說成在「靈臺」,但指本來一切無所不在,祇要自己去修,「心光發露」,這「心光發露」就是最微妙之處,也就是突然有一點光明,照明了黑暗,便一切明明白白。

  不管怎麼說,佛道的見「真性真人」,其目的是一,並無不同。

  最可嘆的是,今天的世人,不明白「真性真人」修道的重要,卻是認假為真,以為肉體的這個我才是真實的,認為「玄鶴道長」講的這個「真人」反而是假的,斥為愚,斥為妄,斥為迷信,斥為「去校」(台語),我常於靜夜之中,出定之後,淚流滿面,甚感哀痛!

  不但是世人如此,自己的很多弟子亦如此,有的弟子雖然有了皈依,但皈依後求的是世俗的道,在「名利金錢地位美色」上追逐不休,不向上追求,反而向下追求,這是未能明白「真人」奧義。雖貴為天下有緣人,但,未能洞明最上乘之玄妙,未能承受生死脫輪迴,歷劫不變,千聖相傳天人合一之絕學,實可哀嘆!

  為此,寫一偈:
  真人自在倏忽間,
  見者無念絕塵緣;
  可惜醉生亦夢死,
  空辜道長一片言。
1
    

回歸「無知」
玄門心要
出神之後歸無舍
遊戲歌詠藍采和
騰雲寺蟬蛻仙人
王母與金母
最秘密神將「天蓬都」
「清心寡欲」的真旨
九轉玄功
尹喜真人的韻事

 

真佛世界全球資訊網©2010 地址: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40號7樓 電話:+886 2550 8599 傳真:+886 255 65157
True Buddha World Net Copyright©201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