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實實在在的告訴大家,其實「星雲大師」是我最敬仰的佛學師父。
曾經,我細心的閱讀他的每一本著作,包括「釋迦牟尼傳」、「十大弟子傳」、「玉琳國師」、「星雲禪語」、「海天遊蹤」、「無聲息的歌唱」、「八大人覺經十講」,以及他的全部演講集。
「星雲大師」的著作,我不僅僅的細讀,同時勾出重點,加上眉批心得,寫在每頁的空白之處,由這一點,他已足足是我的佛學師父。
〈祇是我也要坦白的說,大師的演講集,我確實是坐在馬桶上讀的,讀到精彩處,難免「通通」有聲。〉
他的著作集,我已翻閱的發黃,對大師的心路歷程及曲折複雜的出家經歷,真的是瞭如指掌。
「星雲大師」值得我師範的地方,實在太多了,我一一的列舉如下:
一、他最喜歡的一首偈是:「手把青秧插滿田,低頭便見水中天,身心清淨方為道,退步原來是向前。」這首偈散見他的著作之中。這首偈,他自稱是自己的人生觀。
〈由此可知,星雲大師的「退位」是假,「向前」才是真,他最後替自己辯解的是,出家人弘揚佛法,哪裡有「退位」的。〉
他值得令我們效法的循循善誘地方太多了,他思想轉變之快,均是令人難解其中的深奧妙理,令人打從心裡去佩服他。
二、大師最喜歡「給人信心,給人歡喜,給人希望,給人方便」,我當時就是為了這幾句話,感動得無以復加,趨前到西來寺,參禮大師。
〈原來給人信心、給人歡喜、給人希望、給人方便,是有的。但祇有一個人不給,這個人就是盧勝彥〉。
這也是值得我們反省,他的一切言行,並非慈悲善捨四無量,而是「有量」的較多。
三、星雲大師的法語中,提出「你大我小」的口號,這句話是說,不要輕視別人,要有「別人是大」、「自己渺小」的觀念。但事實上,佛教界自稱「大」師的,正是他老人家自己,原來說的一套,做的是另一套。
〈我們對於大師的教導,必須抱著逆來順受,視為當然的心情,因為這是佛弟子需要接受的第一個考驗。〉
四、我認為星雲大師是一位成功者,不可否認的是,寺廟宏偉、財力雄厚、組織龐大、信眾最多。這在在顯示他的如來事業的成就,在這當中,有經營、領導、企業、管理等等的大才華。
我認為,香港首富李嘉誠、台灣首富蔡萬霖、王永慶、張榮發……,均不如星雲大師。
我敬佩大師這方面的大成就,正如他自己說的「成功的背後往往就隱藏了不少的血和淚。」星雲大師於一九二六年七月二十二日出生在江蘇楊州,一九三八年在南京棲霞山由志開大和尚剃度出家。
十五歲,受戒。
十九歲,鎮江焦山佛學院。
一九四九年,進軍隊,到台灣。
〈大師是一無所有,從新竹到宜蘭,從宜蘭到佛光山,從佛光山到全世界〉。
對於大師的這一生歷練,我欽佩得不得了,坦白說,我向大師頂禮致敬,就是敬禮他這種不屈不撓的偉大精神和毅力。
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。尤其是發財的手法。
五、星雲大師發表於「佛光世紀」每一期的「會長的話」,我是一定拜讀的。但是,這一篇篇的「會長的話」,讀來很熟悉,原來類似「蔣總統語錄」及「毛澤東語錄」。
這一篇篇東西,正是「精神控制」、「服從團體」的精神講話,好聽一點是「精神講話」、不好聽一點就是「洗腦」。
例如:
佛光人,要從服從中,成就結緣的善舉。
佛光人,不要推卸責任。
佛光人,不要猜忌多疑。
〈八不要及八要等等〉
這是大師強而有力的精神訓話,他是一位富有教派的領袖氣質人物,很多人會受這等人物誘惑而不自知。
〈我對於他能寫這種八股文章,相當於說教,覺得低俗,但欽佩他的勇氣〉。
六、星雲大師的「懺悔」一文,自言:「禪心未明」、「淨土未現」、「密教未應」。關於這一點,我們確實也相信,因為我們深感佛教界的事業那麼多,星雲的事業那麼大,修證的經驗一定是沒有的,抱了一個大鴨蛋。
〈這雖然是一個很諷刺的事,其實他自己不要懺悔還好,一講人家就知道大師的內涵不過如此而已。在外觀,佛光教派好像一片欣欣向榮,可是他一個人在苦悶、不安、甚至懺悔。〉
我替星雲大師解釋如下:
他是犧牲自己,成全別人。別人有了證悟成佛,他自己不成佛,他是人間佛教,功成名就的人間佛教,西方極樂世界有什麼稀罕!
結語:
我為什麼以「星雲大師」為師父?
因為孔夫子曰:「三人行,乃有我師焉。」
第一, 他的優點甚多,自足效法,是我師也。
第二, 他的精神毅力,更堪師法,是我師也。
第三, 他的缺點也不少,足資反省借鏡,更是我師也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