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我個人的證悟之中,我要如此的告訴蓮花行者。
人的存在事實上是遷流變化的。
能夠恒長不變的,是證悟的佛陀。只要在輪迴之中的凡夫位,都是虛幻不實的,古人是今人,今人亦是古人。
生即是死的開端,死亦是生的開端,生死有不穩定性,要「永生」及「不朽」只有修行證果。
人類自始以來,完全在「幻妄無明」之中存在,生死亦是幻妄無明,受其擺佈,一般人認為是實相的,其實是幻妄無明的,生死是一回事,連中陰身也是同樣一回事,就連作夢的幻象也是同一回事,人們根本就是迷,迷到無法去看清事實。
人死之後,中陰身是暫時的,其實生死也是暫時的,天界或地獄界,也只是暫時的,全部都是有時限的,就像人生一樣,有的人長壽,有的人短命,這全是因果、無明、業障。
我告訴大家,要度化眾生,不只是在「陽世」、不只是在「中陰身」,不只是在「冥間」,甚至佛陀仍然以報身的身份,在「色究竟天」說法,盧舍那佛就是釋迦牟尼佛。
修行全在於明白一般凡夫位的錯誤的思想及見聞覺知,去除行為上的虛妄造下來的「業障」,讓真正的實相現了出來,一個人的身口意完全擺脫「業障」的糾纏不休,業障消除的時候,實相正智的光明才顯現了出來。
身清淨。
口清淨。
意清淨。
煩惱才能真正的斷,心識才是如來藏的「真我」、「真心」、「真如」、「真佛」。
這才是法身,大圓滿的境界。
人類自從輪迴以來(不只是單指人類,應該是眾生)就有了無始無明,就是無量無邊的無明,眾生的無明當然有差別,也各個不一,厚與薄不同,有慧有劣。
障礙的正是:
我見。
貪、瞋、癡。
煩惱。
等等。.........
但這些全是「無明」而起。
要無明滅,須知人心妄想,須要修「出離法」,也就是「解脫道」。用佛陀的「四念處」:
觀身不淨。
觀受是苦。
觀心無常。
觀法無我。
由「五蘊皆空」的修行,無明則滅,以無明滅,心無有起,以無起,因緣俱滅,才證解脫阿羅漢。
要知道一切法全是「心識」,心識之外無法,所謂一切境界,全由心識故起。八識心王,如來藏識,藏一切智智,藏如來真佛,如果心離於妄動,無見聞覺知之心,則一切境界皆滅,唯一的真心,原本俱在,無所不遍照也。
由於這個原因,三界原來是虛幻的,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全是虛幻的,連六道亦是虛幻的,全是唯心所作。離了心,就無六塵境界了,一切境界都是從心起妄念所生,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。如同:
水中月。
鏡中影。
海市。
蜃樓。
心生則種種法生。
心滅則種種法滅。
所以:中陰身的正智是:
不驚、不怖、不懼、不亂。
如今,色體已無,是智身。以智性能示現十方三世無量佛菩薩法身、報身、無量莊嚴淨土,是真如自在的神用。
有三重點:
依第一義諦,因生滅染義才示現差別。
度生死苦海,只要心不妄有,性自本無。
究竟離妄執的中陰身,當知正智,是非色非心,非智非識,非有非無,畢竟不可說相。其旨趣是離見聞覺知,歸於真如,則見證「真佛」。
什麼是「真佛」?
馬鳴菩薩說:
「真我、真如、真佛是一切凡夫、聲聞、緣覺、菩薩、諸佛,無有增減,非前際生,非後際滅,畢竟常恒。從本以來,性自滿足一切功德,所謂自性有大智慧光明義放,遍照法義故,真實識智故,自性清淨故。常、樂、我、淨義故,清涼不變自在義故。」
「本來面目具足一切智,是不離、不斷、不異、不思議的,乃至滿足無有所少,是名為如來藏,亦名如來法身,即是真佛是也。」
請記住:
五陰法自性不生。
則無有滅。
本來涅槃。
如來藏無前際。
如來藏無後際。
你就可以和諸佛所得涅槃一樣。
我在本文中談「中陰身的正智」,自覺寫的深了些,也許有人會看不懂。
但,我反反覆覆的教導,是說明,每一個人都有佛性(真實如來藏),都是具足的。密教不是告訴你,你就是佛嗎?在中陰身中的正智,亦是如此。
其實不用恐懼一切外相。
一念不生,一心不亂最重要。
離見聞覺知心。
清淨的明光,於焉出現了,正一盞佛燈點燃一樣,此種自性力,本來面目,是由我根本上師蓮生活佛盧勝彥的傳承,大圓滿的傳給了真佛宗的弟子們,這個就是如來藏的正智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