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真佛密教 儀軌 真佛儀軌經

第十章:真佛密法儀軌心得
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81冊─真佛儀軌經
1
 
 
 
 
問:「真佛密法」的寬廣如何?

答:真佛行者修真佛密法,不應認為是偏小之法,因為從「四加行」到「無上密」 均已總持之故。有: 總持義。 無量義。 這二義在其中,可以說「真佛密法」殊勝微妙,如摩尼珠,圓滿一切勝事,乃 至無上菩提,如來毫相功德。

問:「真佛密法」的利他,如何修之?

答:真佛行者修法利他,須用思惟觀察,常想親人好友在旁側一同修法。當自身跏 趺坐於壇城,也想「至親好友」坐於壇城,或者一切有情眾生坐於壇城,四周圍繞,重重無盡。而十方三世諸佛,咸放光明來照行者及至親好友或一切有情眾,這就是「利他」的大慈大悲修法,這樣子的修法,遠遠勝過一個人獨修。 這「利他」修法,含四無量心的真義:

一、慈──希望眾生都得開悟,全部達彼岸,在西方極樂世界。

二、悲──希望眾生都脫離苦海,人人能離苦。

三、喜──看到別人身心快樂自在,自己也歡喜。

四、捨──視眾生如父母,都無偏好心或憎恨心,成了眾生平等。

問:「真佛密法」之修行,如何才能不退心?

答:這「不退道心」也是甚難,但看真佛行者的願力能永恒否?但看真佛行者的菩

提心能堅固否?

五大願是:眾生無邊誓願度。福智無邊誓願集。法門無邊誓願學。如來無邊誓願事。菩提無上誓願證。

而發菩提心,正是「上求佛道,下化眾生」。

真佛行者常持一咒:

「嗡。波地支打。別炸。沙媽牙。阿吽。」

這個咒,是加持行者不復退轉,加果專持此咒,可入不退地,速圓正覺。此咒

令真佛行者,金剛光明三昧照身,身心得清淨光,萬行具足,心行最堅固,所

以不退轉。

問:「真佛密法」由何產生法力?

答:「真佛密法」的法力如下:

一、根本上師加持──即傳承秘密法力。

二、根本本尊加持──即本尊功德秘密法力。

三、法界力──十方世界的法流周遍秘密法力。

四、護法力──護持真佛宗派的金剛空行的秘密法力。

真佛行者在思念根本上師之時,在持誦本尊咒時,在禪定中進入三摩地時,在

做護身法時,就產生了這四種法力,這四大法力,可以周遍全世界而無餘,真

佛行者念而求之,悉得饒益。

問:如何知道自身的罪障已化清淨?

答:真佛行者的罪障已化為清淨,這些徵兆,在蓮生聖尊的著作中已有詳盡的論及

,最起碼的是:

身體輕安。 睡眠美妙。 健康良好。

思維清明 證悟洞開。

禪定入三摩地時,光明法流進入身心,從無始以來一切累積的業障,悉皆流出

體外,眾罪垢除滅,福慧皆圓滿。

真佛行者在修法中自知,光明澄澈,法流如乳如水,灌洒自身及法界,自知清

涼自在。

此為「相應」也。

問:唸咒以何方式最佳?

答:蓮生聖尊認為,唸誦真言,隨行者習慣為宜,一般有五:

一、蓮花念誦──微聲。

二、金剛念誦──舌微動。

三、三摩地念誦──專注心月輪上的咒字。

四、聲生念誦──心中現蓮,蓮上白螺吐出聲音。

五、光明念誦──觀想口出咒字,咒字現光明。

念誦真言,祇要抓到其奧妙就可以產生了法力,重要的是清晰入耳而印心,不

要心猿意馬,例如三摩地念誦,光明念誦,聲生念誦,要一字一字的觀想清晰

,簡而言之,是咒字與真佛行者的身口意合而為一體,這是心住咒的功夫。

如此,其咒子能攝無量義趣。

問:修法以什麼為主?觀想以什麼為主?

答:這個問題,有很多人問及,具體的答案是:

修法以「心」為主。

觀想以「菩提心相」為主。

要知道三界之中,一切修行,以「心」為主的。能觀菩提心者,可以究竟解脫

,不能觀菩提心者,永處纏縛。

所以修法者,完全是在修這個「心」。而「心」可以自主行者的行為,所以又

叫著「修行」。事實上修法及觀想皆以「心」為主。

要修入「心」即是。

問:要修入「心」,須要有什麼意念?

答:我們真佛行者要常常如此思維:

因果報應,絲毫不爽。一切惡業是導致世界進入黑暗的毒因。對於惡業要慎之

勿造。

名譽是空的。

金錢是空的。不管你多富貴,一旦「死」字一到,連一粒砂土均帶不走,連一

件衣物均帶不走。

嬌妻美妾是空的。

兒女是空的。(諸法無實如幻︶

在六道輪迴之中,完全是自作自受,獨自承當,絕對沒有替代的。

真佛行者要常常的如此思維,很自然而然的,可以修入「心」,漸漸的增長了

「定力」,不會再有犯惡業的念頭。

對一切名利不會執著,對圖利、求名、妻財子祿就能看淡看破放下,順其自然。

對修行不會有依賴心。

如此,可以修入「心」,得到成就。

問:觀想法有很多種,真佛行者要選擇那一種為宜?

答:蓮生聖尊認為,觀想法的練習,仍然由真佛行者自行選擇才是,因為每一位真

佛行者的習性不一定相同的。

數息觀、不淨觀、唯識觀、法界觀、種子字觀、曼達羅觀、淨土十六觀、五相

成身觀、阿字觀、月輪觀、妙音觀、本尊觀、入我觀、我入觀、五字嚴身觀…

……。

這些觀法,可以自我隨適練習。擇一而修定。 但要觀想前,蓮生聖尊希望行者先端身正坐,調節呼吸,可以用「九節佛風」 使自已的精神集中。 精神集中了,容易修觀入定。 智慧高的人,可以修習較複雜及多重的觀想。 智慧低的人,可以修習較簡易及單純的觀想。 其修觀入定的目地,仍然是妄想不生,能令身心清淨,觀菩提心成,成佛三昧,這是無上的秘密瑜伽。

尤其達到「無住無念」,達到「無覺」,進入實相般若波羅蜜海,顯發自性,

這是:

湛然清淨。

光遍虛空。

問:「修觀入定」,除了坐,可以表現在行住臥嗎?

答:我們真佛行者,先修壇法,也就是先禪坐入定修觀,久久如斯而修,積功久了

,開眼是法界,閉眼也是法界,自身與法界不二,也就是引本尊入於己身,己

身合於本尊法界。

此觀成就,行、住、坐、臥均是三昧也。

當下截斷煩惱,解脫一切,自主生死,明心見性,即身成佛矣!

問:在「修觀入定」三昧中,有何益處?

答:蓮生聖尊以為,任何一位行者,祇要在其「定中」,必能產生三大功德利益:

第一,定住法喜──在定中會產生禪樂,這禪味濃濃,就是無上的妙樂。如此

身心行為都得到大調和。

第二,神通遊戲──在定中會產生神通,這六大神通全部具足,形成靜慮禪定

的附屬品,形成了聖人度眾生的一種法力。

第三,羯摩成就──為了度眾生,在定中轉法輪,可助人息災、增益、敬愛、

降伏,饒益眾生,由此引發眾生皈依學佛。

問:迴向的意義是什麼?

答:修觀入定完畢,迴向是一種發願,也有單求自利,或是利他的迴向,一般是:

願以此功德。 普及於一切。

我等與眾生。 皆共成佛道。

迴向文又稱發願文,可以自己撰寫,適用就可以。
1
    

『真佛儀軌經』序
第十章:真佛密法儀軌心得
第九章:一切修法儀軌細說
第八章:一切修法儀軌
第七章:其他儀軌
第三章: 供養儀軌
發菩提心戒儀軌
第四章:諸尊聖誕儀軌
『真佛儀軌經』序
第五章:禮拜儀軌

 

真佛世界全球資訊網©2010 地址: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40號7樓 電話:+886 2550 8599 傳真:+886 255 65157
True Buddha World Net Copyright©201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