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叫著「穴」?
答:「穴就是造葬的地方。」
「穴」的大小如何?
答:「造葬的大小,視地靈大小而定,穴的範圍,其實包含周圍的巒頭、龍虎砂、水路,甚至整個形勢,均叫著穴。」
「穴」在何處點出?
答:「山龍的走勢,到了平地,有交接點。或到了水邊,有交接點。或地靈收放之處,有交接點。此交接點就叫著『胎』。堪輿師稱此胎是陰陽交會之處,把陰陽交會之處點出,就叫點穴。」
清真道長告訴我,要點穴,明眼的地理師就要看出地靈的活動,地靈在山龍中活動,到何處收,到何處放,到何處結胎,到何處結穴,如何點穴,這就是其學問之所在。
很多地理師認明真穴在「蜂腰鶴膝」。
「蜂腰」──指的是蜜蜂的腰,蜜蜂的腰很細,表示地靈到此束氣集中,這在一般的地理師,便稱為「臍帶」。
「鶴膝」──指的是鶴鳥的膝頭,鶴鳥的腳很細,但膝頭卻是一個圓包,如同「胎形」,一般的地理師,指出蜂腰之後,形成鶴膝之狀的,就是穴的所在地也。
清真道長說:
有束氣的,是「真穴」。
無束氣的,是「假穴」。
一般的造葬,要順勢而葬之,後高前低,面向平陽,背向龍身。
地理名稱如下:
堂──穴前的展現之地。
案堂──穴前正中央的地。
明堂──案堂左右的展現之地。
砂──穴左右前後的山巒形勢地形。
清真道長以前教我點穴,有時候用沙盤作業,用四方木,釘成如篩子般,將沙放盤子上,沙堆如山形,由清真道長依沙堆的走勢,先將穴點了出來,在沙堆中藏一白紙,而我不知白紙藏何處。於是,我要認明沙堆地靈的走勢,很快用手指一點,這一點,就要點到沙中的白紙,馬上把白紙取出。
百發百中,才算成功。
清真道長,再帶我上高山,指點何處是蜂腰,何處是鶴膝,何處是結胎,何處是穴。
活穴是氣聚而生。
死穴是氣散而飄。
穴要藏風氣聚。
穴要逆水才可得水。
到底是先點穴再尋龍,或先尋龍再點穴,至古以來,聚訟紛云,非常難下定論。清真道長認為,先點穴再尋龍,這是較速的方法,適合於現代化,而古法是先尋龍再點穴,這要較花時光。至於二者利弊如何,清真道長認為一樣。
我亦如此認為,若先找到真龍,便依真龍找真穴。
若先尋到美穴,再依真穴覓真龍。
不拘先後形勢,如此才好。
清真道長送給我的點穴「八字訣」是;
「粗中求秀,雜中求清」。
吳景鸞先輩的穴法二十九式是:「吞法、浮法、吐法、隱法、通法、沉法、注法、借法、阻法、啣法、培法、制法、鑿法、駕法、截法、鑽法、虛法、寄法、實法、閃法、速法、漏法、破法、泄法、凹法、息法、鬥法、懸法、擁法。」
這是依龍神走勢,明辨穴法。學問大矣!
穴法的教授,是要常年的磨練,將來有機緣,再將二十九式的穴法仔細的論述。
至於平洋(陽)點穴,要認水勢,平洋一地勝千峯,這也是蓮生活佛的祕訣,須親自指點才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