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在日本遊歷的期間,曾見到一尊明王像,甚奇。此明王有雙頭,左面忿怒,右面慈祥,坐紅蓮華。我問了寺主,寺主告訴我,這是「愛染明王」,是不動明王,與染愛明王的合體。此愛染明王的大願是,敬愛與和合的。
後來,我知道,愛染明王有雙碩之像,木有一頭六臂之像,這六臂各持法器,最特別的法器是金剛弓及金剛箭,射眾生的心,能得大愛染。愛染明王三眼,坐蓮華座。
到後來,我的上師教我密法時說,這愛染明王,面像忿怒暴惡兇相,但其內心剛好相反,有大情愛的本性,是所有明王最勝者。世間的男子,若其心中欲得女子時,可寫「雌」字,放在明王的手中;如果女子心中欲得男子,則可寫「雄」字,交此明王手中,則可以如意。因為愛染明王曾有情愛方面本誓的緣故。
由於這個緣故,因此,我曾教人夫妻失和者,及夫妻緣盡者,男慕女者,女慕男者,修持這愛染王金剛敬愛法,居然感應神速。這神秘的密法,配合了愛染王金剛的本說竟然是最尊最勝的法力。
為了曠男怨女,為了眾生的情愛,為了夫妻方面的流離及圓滿,我特別寫出這愛染王金剛敬愛法的修持法:
修法者,要先供奉「愛染王金剛」。其一頭六臂的法相如下:「其身色是紅白色,面有三目,作威怒視,頭上戴獅子冠,五色髮垂於耳,身子有六臂。左手第一臂持金剛鈴,左手第二臂持弓,左手最下持蓮華。右手第一臂持五峰杵,右手第二臂執箭,右手第三臂也持蓮華,坐紅色蓮華座。」修法者可以請畫家依此畫,也可請雕刻佛像者雕刻。
先找尋紅色蓮花的花蕊,其絲共百零八根,當成供養。再用珍品美食五味呈上供養。
四皈依。大禮拜。大供養。四無量心。
手結印,此印是「愛染王根本印」:「二手金剛拳狀的交縛,惟中指豎立而交叉。」先結印再觀想。
觀想「愛染明王」從日光而降下。
「愛染明王」周身出火光。(想念)
火光中現出親愛的人。(想念)
「愛染明王」的箭,射向親愛人的人。(想念)
唸「愛染明王真言」:「嗡。摩訶囉。縛日囉。瑟尼沙。縛日囉。薩旦縛。惹吽斛。」
此咒唸百零八遍,手數唸珠。或一千零八十遍。
靜坐入二摩地,修法者同親愛的人,共入愛染明王的心。(想念)
出定後,迴向,依本誓成就大情愛的合和。
大禮拜後,取紅蓮花的花蕊百零八根,同檀香末(粉),在愛染明王像前燒化。此法一修,祇要一晚,就有奇蹟出現。
也有人,請雕佛者,用白色的檀香木,雕刻成「愛染明王」之相,以自己手指的長短為尺寸,雕刻成形,平時供奉在密壇,出門時隨身攜帶,這樣的做,一切事情會如意,尤其人人敬愛於您。
我個人在修持密法中,有很多眾生來求我,其中,很多人是家庭失和者,家庭失和造成了大悲劇,男女外遇或曠男怨女,我個人很同情些失去「情愛」的人,因此特別把這最勝秘密法公佈在書上,使人人修法,人人皆得益。但請記住,此法是付託真誠而實意者,並非有「邪念者」修之亦得。
若有女子,楊花水性,已婚,又另思戀另一男子,此法無驗。
若有男子,貪慕女色,得隴望蜀,又思戀她人,此法無驗。
若有風塵女子,其心不正,欲釣金龜,其心不誠,此法無驗。
若有男子,一心二用,顛三倒四,口中說愛,其實是慾,此法無驗。
我寫一偈如下:
勝哉愛染大明王。
功德本誓一字心。
心誠情愛如金石。
禱之必化清淨光。
速轉緣份來敬愛。
自性融入有情境。
一切阻礙均消除。
真心情侶得親近。
我個人認為,現今之世,「情愛」的問題愈來愈嚴重。很多很多的人,感情都是不專一的,不管在國內或國外,離婚率相當高,除了情格不合之外,便是美麗與醜陋的問題。以前我有一友,深愛一位女子的美貌,結了婚之後,又見到另一位更美的女子。於是原有美麗的妻子就成了齷齪,就想離的遠遠的,不願與之接觸。他又另外愛上了那位更美的女子。
在佛法來說,美麗與醜陋,都是幻生幻滅的,不可去執著。一般人的觀念是美麗姣姿的女人,人人都想去親近,如此就害了那位女子犯了桃花。若是醜陋可怖的,人人就離得遠遠的,害得想嫁都嫁不出去。佛法說,有很多的女子,生來面貌很醜,但心地很好,有大能力,是「沙中金」。如同淤泥中生出的蓮華一般,不為淤泥所污染,這是一般美麗女子所比不上的。
真實的佛法,是「色不異空,空不異色」的,進而可以說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也就是「若見色即是空,則成大智。若見空是色,則成大悲。」寫這篇文章是「見色」的大悲心。
但,我也要教眾生「大智」。因為這「美色」原是生滅法的空性,美麗的女子不能永保有它的美麗永遠。例如樹木在冬天,樹葉紛紛落下了,葉落就成了空。我在國內的時候,經常天涯到處去替人看地,「風水」見多了。也有很深的感觸,這些美麗的女人,到頭來也是堆白骨,土葬的撿金後,裝成一罐,二個眼洞,一個鼻洞,一個口洞,美麗到何處去了?
原來「美好漂亮」與「污染醜陋」是一個樣,並無不同。
佛法的「不垢不淨」,就是在無自我世界的諸法空相中,根本就沒有「垢淨分別」,一切一切全是幻化。
學「無上密與大手印」的人,一定要明白這番道理。
人的身體,總有一天要幻滅的,美麗的醜陋的全是一樣。唯一存在的便是「心靈」,若修了「大手印法」的便成了佛,沒有修法的便成了灰燼,其心靈也就隨六道業識去輪迴了。
這是,諸法因緣生,諸法因緣滅。
也即是,悲智雙運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