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真佛密教 外法篇

細說入三摩地法
蓮生活佛盧勝彥文集第63冊─真佛祕中祕
1
 
 
 
 
「三摩地」又稱為「三昧」、「三摩提」、「三摩帝」、「三摩底」、「三麼地」或「三昧地」等等。不管名稱如何就是表示住心於一境,心不散亂的意思。

  所以「入三摩地」就是「入定」。

  密教的修行,依三密的方法,修習入本尊的三摩地,就是「三摩地法」。

  到今天為止,仍然有很多的弟子,不明白什麼是「入三摩地」,所以蓮生活佛特別在這一章中,又重新提示。

  我記得在「大手印指歸」一書當中,第五十八頁,我寫了一篇「大手印與三摩地」。我談到要想「定」,就要「入靜」,從「入靜」之門,進入「定」境。入靜就是雜念減少,思想變成了一,對一切內外的複雜因子減少至最低,甚至沒有了,這就是「恬淡虛無」。

  也就是到了「綿綿密密」、「心息合一」、「若有若無」、「虛無縹緲」之時,此時的感覺是非常的神妙的,身輕如雲,或如氣,完全是飄飄然而騰空,有的人自覺,自己已消杳不見了。這種境界完全是祇能意會,而不可言傳的,文字無法形容得出其中的萬一。

  「入定」的方法也很多,蓮生活佛教大家「九節佛風法」入定,或「內火明點法」入定,均是很好的方法。也有人用「數息法入定」、「觀圖法入定」、「守丹田法入定」、「唸咒法入定」、「放鬆法入定」或是「止觀法入定」……。不管是什麼方法入定,全是為了一個目的,入「三摩地」。

  為什麼「入三摩地」這麼重要?蓮生活佛告訴大家,「入了三摩地」的人,思緒想念更進一步的淨化,轉識成智就在其時也,變化本尊就在其時也,光光相應就在其時也,甚至「即身成佛」亦在其時也。「入三摩地」,正是我們修法的目的地,我們修習一切法,就是「入三摩地」。

  「入三摩地法」,並非一次就可以成就,而是歷經一年、數年、數十年,甚至一輩子,有的人很快,有的人一輩子,連一次「入定」的境界都沒有。有一位老出家人告訴我,他修行一輩子,從少到老,從來就未入「三摩地」過,可見「入三摩地法」並非易事,若是容易的事,世人早就統統成佛了,早已不必六道輪迴,一直在人世間受苦楚。

  蓮生活佛的心得是,依「九節佛風」的方法,入「三摩地」,是一個方便又實在的入門。諸弟子不妨久久修習此門。

  「三摩地」的境界,原來是不可說的境界,是深入智慧的,深入光明的,深入本尊的,深入宇宙意識的,我們祇能說,把自已完全的打碎,變化成空無一思一念,完全與宇宙合一的那個境界。

  這樣的自我與宇宙︵本尊︶合一的境界,就是偉大,不可說,偉大,不可說,完完全全的說不出。我無法形容,所以祇能用「偉大」及「不可說」這二句話來涵蓋一切言詞。

  有沒有「入三摩地」,自己知道,那決不是模糊不清的,而是確確實實自己能體會的,那種體會,是深刻而不能忘的。

  有的行者在入「三摩地」時,先觀想這世界全部化為光明一片,這光明先把自己完完全全的包圍住,再觀想上方的諸佛,化為光點如雨,下降的融入自己的身體之中,又觀想下方的諸佛也化為光點騰空,融入行者的身中。

  於是密宗行者,自身也化為光明,完全隱沒,這即是「自身光明如虛空」,上方佛下方佛全化為光,世界也全化為光,自己也化為光,三光合一,即是融入法界光明海。

  入了法界光明海中,就是自身與十方佛合為一體。此境界就是「觀自在菩薩」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境界,就是一大空性自在,也就是金剛經的:「無我相,無人相,無眾生相,無壽者相。」

  住此「大空三昧定」、「勝義空定」、「毘盧性海那伽大定」、「大樂真空性定」,就是入三摩地的大成就。在此境界就是「無修無證」。極其深奧的「無一法可修,也無佛可證」的境界。

  「入三摩地」的時間要多久,完全視行者自己的習慣而定,先由梵字「阿」中出現,再回轉娑婆,安詳出定。

  蓮生活佛說:「入三摩地法,正是修法的目的,在入三摩地時,化身為光,就是轉識成智,一切的大成就,在大空三昧定中顯現,密教即身成佛的原理,就在其中。所有真佛宗的密行者,要好好體會這篇文字,修習久久,自有悟境。」
1
    

阿底峽尊者的勸發菩提心
我們不要失眠
月輪的觀想
禪定是坐忘
死兆與長壽法
四攝吉祥觀
即身成佛的口訣─如來祕密
文殊往生法
仁王護國真言法
藥師佛本尊法

 

真佛世界全球資訊網©2010 地址: 台北市大同區民生西路240號7樓 電話:+886 2550 8599 傳真:+886 255 65157
True Buddha World Net Copyright©2010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