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走入「靈骨塔」中,看見那一個個裝骨灰的盒子,盒子外有一張張的照片,有老的、少的、男的、女的、嬰兒、小孩。心中總是翻滾看一首以前讀過的詩:「四體忽分散,一身何所從,豈惟姿態失,兼亦姓名空,長短看秋草,穠纖問晚風,請君高著眼,此事細推窮。」
又:「娑婆好似戲一場,富貴榮華日夜忙,忽地一聲鑼鼓歇,不知何處是家鄉?」靈骨塔裏。有一種淡淡空虛的愁思,忽然的湧上心頭,令人有一種悲愴的感傷,尤其看那貴婦的照片,濃粧艷抹,雍容華貴;另有少女的面容,眉清目秀,怎的突化骨灰,長伴空寂,這豈不是「萬般皆是命,半點不由人」,其實人貴為萬物之靈,到此地步,豈不是茫茫昧昧一無覺知了嗎。
人生必有苦樂憂喜興衰成敗毀譽榮枯安危得失,種種不同的感受,但,最後的感受一定是一個「空」字,就算事事如意,飽受福貴之人,到了人生的終點,仍然是一個空字。更不論事事違心,備嚐辛苦之人,到時的感受更深。
誰敢說人生行是一春秋大夢呢。勞勞碌碌,奔波名利又是為了什麼?這種觀察各人是不同的,而且隨智力的領悟不一,世間的價值也自有別了。有的人以為,活看是為了拔除人生飢寒之憂,風雨之患,盜賊之侵害,人群之紛亂,這種說法是絲毫沒有錯的,因為做一個人,須要替人生社會謀福利,在有生之年,救濟人世之苦,使之趨向安和樂利。
另外,我深深領悟到,「富貴百年難保守,輪迴六道易循環,勸君早覓修行路,一失人身萬劫難。」這是我勸世人「看破生死」的妙法門,生死本來就是尋常事,我們不貪生怕死,生隨他生去,死隨他死去,不必怖畏,也不必求長生,我強調:「真能不死者,是發揮了生之大能,追求到真理智慧的道理,獲得精神之永生。」
隨他生去,隨他死去,是獲得智慧的生死,而不是形同犬豬之癡頑的醉生夢死。
在「靈骨塔」裏,遂一的看看人類的遺容,數看「恆河沙」的名字,我突然看到一個年輕人的姓名,驀地吃了一驚,原來那骨灰盒上,端端正正寫了三個字「盧勝彥」,這是同名同姓的年輕人,他為何死了呢?年紀尚輕何以就一走了之!我仍然想,假如那位年輕人是真正的我自己,豈不是恍如夢中相會。我想到,盧勝彥早晚也會有這麼一天,這日子很快就會到來,被用火燒成了灰,裝成一個盒子,被送上「靈骨塔」,如此「靈骨塔」裏就有二個盧勝彥,假如細心的人來了,他們也許會發現,否則,這一切就埋沒在幕色蒼茫之中了
。
鐘聲,仍然是會驚走一些昏鴉。
鼓聲,咚咚的算著逝去的日子。
靈骨塔矗立在雲霄。
斑剝褪色。
但,「傳奇與異聞」卻永遠新鮮。
在人們的口中流傳。
流傳。
在這本書中,有著歡笑,也有著哭泣。天上人間打成一片。本來就是嘛,人與蜉蝣又有什處分別呢!浩浩時光若長江,冥冥空間盡蒼茫,人生的一點一滴,一飲一啄,誰說是沒有因由的,誰說是沒有因由的,可笑呵!世人泰半認識不清,他們以「人」與「自己」為中心,否定了天上,也否定了地下,更否定了靈魂,認為「傳奇與異聞」根木就不存在。不過請讀者回過頭看看你自己吧!你的誕生也是一個傳奇,你的死亡也是一個異聞。
要找尋傳奇與異聞。
到「靈骨塔」去吧!
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三月於苦心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