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理學家研究地球的形成年代,發覺人類久居的地球歷史,竟然是一個謎。考古學家在高山頂上找到海底的貝類,證明高山是數億年前的海底,同時由於土地層次的臆測。地球的表面,至少經過了七次的大變動,這大變動是大地變海底,海底變大地,地殼振動之中,地下的變成地上,地上的變成地下,一切的生物全部毀滅在這驚變之中,然後。天地常久的寂靜時光之中,慢慢的滋長生命,慢慢的又繁榮起來。
有人說,人生根本沒有所謂的「不朽」,這種論調是根據地殼跳躍(造山運動)而來。七次的地殼跳躍,再大的不朽也被活埋了。雖然我們有所謂的「考古學」,考究國家最古老的不過是數千年,而大地物質不過數萬年,這個時間和宇宙存在的年限相比較,很顯然是小巫見大巫,一個是大地。而另一個是一粒沙,渺小得根本無從比起。由比可見,我們對生於斯長於斯的地球,如此茫然。更何況整個宇宙的知識。
我常常想,太陽系的中心主人就是太陽,太陽是恒星,永遠的發出光輝,那麼太陽的本身是一個火球,火須要足夠的能源來維持,這個能源的時光又能維持多久呢!太陽在遙遠的地方,能將光明傳送至地球上,這種能力實在是不可思議的,而我們對太陽系的主人太陽,又認識它多少,我們目前僅僅知道,太陽是恆星,比地球大上數倍,太陽上有黑子活動,而什麼是黑子,又有誰知道。
人類的宇宙知識貧乏,不僅僅是原始古老的時代,連現代人也無法回答,難怪古代的人類有專門崇拜太陽的太陽教,甚至現代化的日本人也崇信「大日如來」的神明,認為大日如來是一位至高神聖,星相家也如此認為,月光偏照某國某人,某國某人必然興旺。
宇宙的知識,若由我國傳統的易經來解釋,那是由無極化太極,太極就是一,而後,一生二,二生三,到了二時,就是兩儀,兩儀就有了陰陽,陰陽則生萬物。而無極時代就是混沌初開的時代了。依照科學的原理:離心力和向心力平衡的地方,群聚了水氣和土氣,當熱氣火氣散盡時,凝聚成了山和水,也就是大地和海洋,地球的產生就是如此。
我讀過的一首詩,如此寫道:
圓不圓兮方不方。須知造化總包藏。
玉為外面三分白。金作中央一點黃。
天地未出猶混沌。陰陽纔判始清光。
了知宇宙始心樂。勝上天宮觀玉皇。
老實說,我個人雖然對宗教有一種追求的欲望,對玄學靈學有興趣,然而,我遍試所有書籍,對科學也確實認真的探討過,我用天文等高儀,在冬天的夜晚爬起來,去觀看滑過去約北極星,在水銀盤的反射之下,星星就像一朵蓮花,浮在水上,就這樣滑了過去,我可以指出一級星,二級星,三等,四等,還要報時對時,算天頂方位角。
我的腦海中,很想用科學的方法來解答宗教,用科學的實證來研究玄靈之學,原則上,我的研究工作是要超越「迷信」,離「迷信」遠遠的,甚至要破除「迷信」。因此,我要努力的讀書,充實科學的知識,以這些當觸角,探討宇宙的知識。
科學和靈學絕對不是對立的,靈學也不是反科學,科學是研究物的真相,可以說是形而下的,物的真相配合人類文明生活的進步,這是絕對正確的。而靈學的研究是精神性的,可以說是形而上的,是心靈方面的研究,心靈的純善是一種修養的極致,二者之間,均有其意義和重要性,完全是不可偏廢的,這點要認識分辨,不可混淆。
記得清真道長會說:「宇宙的知識,無窮無盡,人生的道理,也是無窮無盡。」
「以我們有限的生命,去學習無限,這豈不枉然。」
「非也,承先啟後之道,這也是心靈學的輪迴之道啊!」
據我所知,許許多多的大科學家或大學問家、大哲學家,他們在人間的工作尚未完成,便已白髮皤皤,蒼蒼而老矣!當靈魂離開肉體之後,身雖死去,心卻懷念人間,於是,一有機會。祂們又會出生為嬰孩,長大之後,再為人間效勞,這真是承先啟後。這就是輪迴,一次又一次的輪迴,出生至死,死又生,生又死,輪迴不休。
宇宙的真相或宇宙的真理,我們總有一天會明白的,祇要我們努力去探討,天下沒有不成功的道理。
圓不圓兮方不方,須知造化總包藏。而能知此造化者,畢竟不多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