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識唯心
經常在星空之下,在黑暗的長街、曠野,踽踽獨行的時候,我跌入無限的沉思之中。我運用自己的思維能力去探索太空,來反觀自己的心靈世界,於是漸漸知道「唯識唯心」。
宇宙無窮,萬生萬物生存其間,但,其中有一股無形的力量,那就是「靈」。此靈分佈全宇宙,無所不包、無所不在,這是一個偉大而超然的大意識。而當我在靜坐冥思中,我領悟到「靈」的內心深處,那就是王陽明先生說的「良知」,至善的慈心和愛心。
由於宇宙中有慈心和愛心,才會產生宇宙萬象的調合,天體運行走在軌道之上,維持了公轉和自轉,而小小的原子也是一樣,質子和中子形成原子核,電子圍繞旋轉,一切按部就班,有規有矩。人生活在天地之間,自強不息的生存,經歷了日光、空氣、水的無條件施予,這些施予的背面,有一個大意識靈的存在,這即是良知的慈心和愛心。
一切的變化皆是唯識和唯心的,而我們若能附合「靈理」,才算走在不偏不倚的中道之上,如此我們的心,才能合於宇宙調合的心,如此就是「成佛的大覺悟」,恆古存在,永不輪迴的成為宇宙真理的火光,放射真正的光明。如此我們活在世間,才算獲得真理,得到真理的覺悟。
靈性的增長
宇宙的一切都是在輪迴中,默默的在轉變,而輪迴的真正目的是「靈性的增長」。白天和晚上在輪迴;星星月亮在輪迴;太陽地球在輪迴;四季氣候在輪迴;空氣陽光水的輪迴,這當中更有人的生命,生死之間的輪迴。我說:「生是為了追尋智慧,而死是靈性的增長,生死之間的輪迴,就是如此的不斷不停,其最後的目標就是符合永生,得到真理。」
我們仔細的觀察人生和宇宙萬物的關係,用禪定進入大意識靈的心,發現輪迴現象的千真萬確的存在。例如:水蒸發變成水蒸氣,水蒸氣變成雲,雲再變成雨,雨再變水,水遇冷再變成冰,冰遇熱再變成水,如此一再的變。而我們人也是一樣,生死一次又一次的輪迴,每一個人的生和每一個人的死,都是有來由的,物質現象加上靈的大意識就是宇宙,而物質現象加上靈的小意識就是「人」。
宇宙有轉生輪迴的現象,同樣的,我們人類也有轉生輪迴的現象,例如人體的營養器官和排泄器官,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環,沒有一樣不是在輪迴的,這種例子,舉不勝舉。所以我領悟到宇宙間的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,脫離不了輪迴。
身心的感知
我把宇宙現象分成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,物質世界是身的感知,精神世界是心的感知,人類能夠感知的現象就是三次元以下的世界,而一般人類無法知道的是四次元的世界。有很多人否認精神世界,因為看不見、摸不著無法知道,所以否認。其實精神世界和許多自然界現象都是存在的,人的五官無法感覺紫外線和紅外線,無法知道有其他射線,連磁力也無法觀察,所以身體的感知甚為有限。在此,我們不能把無法感知的世界,一概的否決掉、一概不承認。
要知道人類和一般的動物、植物和礦物有所不同,最主要是人類有「心」,心就是精神,也就是「靈感」,亦就是佛家的「識」。心、精神、靈、識,都是無形的,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,也是不可思議的。精神學上把這種存在稱為表面意識、潛在意識與最深意識。
於是,我知道所謂的「人」分成物質的人和精神的人,物質的人是「肉體」,由四大假合(地水火風)合成,必腐必壞,如同機器一般,有一定的時限。而精神的人就是「靈魂」,那是肉體的真正主人,因為無形象,所以人們才忽略了「祂」的存在。靈魂本來是存在的,然而卻因人類的忽視,才顯得好像不存在,尤其物質文明突飛猛進,人類偏重物質享受,精神心靈方面顯得更是空虛。
由於這種現象,我知道:
身心合一就是人生。
身心分離就是死。
眠為精神之糧
記得很早以前,我時常莫名其妙的想到,為什麼太陽會發光?地球為什麼會旋轉?宇宙之間的星球何以浮在大氣之中?何以有磁力?這些「能」從何而來?在當時唯一的答案是「自然存在」,從亙古至今日,永遠不朽的自然存在。雖然如此,但,宇宙中有一無形的「大能」,是不可否認的事實。
人們光看表面現象,知道肉體的維生要依靠食物的補給,而精神的旺盛則要靠「睡眠」。人們說:「肉體的休息,精神便恢復」。其實這句話是錯誤的,因為精神在睡眠中,同樣接受無形能力的補給,精神和肉體同樣要接受補給才能恢復其旺盛的活力。
據我的觀察得知,每一個人在睡眠的時候,肉體完全靜止了,其活動僅限於維持生命的持續,此時精神開張,人的靈魂有的飛入四次元世界,有的僅在其邊緣,去吸取大自然的靈能,如同嬰兒哺乳一般,如此,精神慢慢的恢復活力。
因此,眠為精神之糧,不能眠者,一定精神崩潰,我體會到三種現象可以導致精神失常:
第一、不食。
第二、不眠。
第三、身心不平衡、不調合。
生命的實相
很多人都在追尋真理,但,真正的真理又是什麼?人生的意義是什麼?這是許多專家學者所希冀得到的答案。我覺得所謂「真埋」,這二個字範圍太大,但,「了悟宇宙的真相,知曉生命的實相」,這也是一種真理的追求,也算是一種不朽吧!
現在,我默默的尋求靈魂的答案,不敢自稱「先知」,我確實體會宇宙輪迴的現象,以及生命肉體的四次元之說,生死問題已經知曉,算來是摸到一絲絲的「真理之光」,雖未絕對,但已窺見了那神秘世界的偉大,這是多麼令人欣慰和歡欣鼓舞的一件事。
我已經知道「宗教」不是目的,而只是一種「手段」,因此,我的思維已不在宗教的小小局限之中,已經在超越。現在的我,宗教不是問題,而信仰宗教的目的,全然是為了瞭解「生命的實相」,然後求得精神上的寄託而已。
真正超越宗教的,不會去信仰物質世界的偶像,他已經建立了心靈的無形目標,因為宇宙之間偉大的靈理,並不是「宗教」,而是慈心和愛心的力量,是心靈的自然流露,是超越有形的,是大意識靈和小意識靈的二合為一。
簡單的說就是「覺悟」。
以靈去觀察靈
對於如何進入靈界和探討靈界,我用的方法是「以靈見靈」,首先利用靜坐禪定的功夫「啟開精神的靈力」,然後運用自己的靈力和靈界諸靈交通,去發現真面目,這就是過去我所發現的「啟靈」。
啟靈可以說是運用自制的精神力,去和宇宙的精神力配合,這當中的學問甚大,不是完全明白精神力的人千萬不可隨意的胡思亂為。因為精神世界比物質更深奧難解,不是有大定力者,一入此境界便如同劉姥姥入大觀園一樣,五花十色的幻覺便叫人迷失了。
精神力的集中便是「定」,由「定」中得到正見便是奇妙的智慧,這種智慧在世間是沒有的,是看不見、摸不著的,只有心眼打開的人才知道,才能真正領悟。靈覺就是心眼打開的憑據,我知道從古至今,成聖哲者有多人達到此一境界,但一般凡夫無法體會,只有認為是「妄說」,而那些古今聖哲也不敢說出來,因一說出,他人必視為著魔發狂的緣故。得到的人自心明白,未得到的人永遠不知道「以靈見靈」是怎麼一回事。
能到「以靈見靈」的境界,且「定力」不偏不倚,用客觀的科學態度來分析和觀察,我發覺精神世界奧妙無窮,比物質世界偉大不朽,我想,真埋就在其中,真理已經隱隱約約的透露了一些美麗的遠景。
光的世界
靈魂是光子,所以會發光,靈魂的世界,也即是光的世界。我覺得修行的人,意識中去除去「自我我欲」,把憎恨、嫉妒、憤怒、不知足、謾罵、欺詐、一切不善的行為和想念除盡,那麼善良的種子就會發芽。一個人開始有了「善」的思想,一切的行為和想念符合「光明」,靈思清朗,其靈魂就自然發光。
另外,靈魂雖然是光子,但若被一切的惡念和犯罪行為矇遮起來,那麼靈魂的光被遮住,善光不會出現,其心靈就永遠處在黑暗界。
有人說天堂和地獄根本沒有這回事,其實天堂和地獄是確實存在的,「發光」的世界就是天堂,「冥暗」的世界就是地獄,善和惡分成二個世界,這些是人類自己去找的,每個人自己去追尋的,所以天堂和地獄不是自己造出來的嗎?
靈魂的光,一般人是無法看見的,光和靈魂是一體,光的波度和頻率超出我們人類可見的範圍,目前科學家正從事「靈光照相」的研究工作,已經有這方面的相機出現,其進展甚為可觀。
據我禪定中的觀察,宇宙間的光明,是依靠心靈能的放射,每一個人身上也有光,那是心靈放射出來的,我所看見的形象,如同我潛水入水中,看見水底的白石子發光一樣的,充滿了神秘和朦朧的感覺,非常美麗和神奇。
現在我似乎明白,光是靈能的一種,靈魂的一種表現。所謂天堂的境界,正是一群「光明心靈」合成的世界,一切的成就,都是光。
精神的能力
依照醫學家的種種說法,精神沒有實質,是形上的,由意識、心、想念、深意識所組合。精神的力量可以說是靈魂的能,或稱神通。我覺得靈魂的能絕對不是「超常現象」,而是精神能力尚未被完全開發時,所做的一種保留說法。超常現象實在是正常現象的延續,在未來,科學將證明出,所謂「超常現象」原來是精神的能力,只要意識的潛能發揮出來,人人皆能。
我們確實能使用精神能力去探測我們的前世因果而獲得「宿命通」;也能使用精神力量探測宇宙的各個世界獲得「神足通」;運用精神力量預知一切將發生的人事物,且能探測遠距離的一切事物獲得「他心通」;運用精神能力看見一切靈界得「天眼通」;聽見一切靈界傳音得「天耳通」;最後精神能力達到完全無礙圓滿,自然獲得了偉大的「漏盡通」,智慧無上,何等美妙。
這些都不是我的幻想,而僅僅是世人少見多怪而已。人類由於「迷信物質」,本能的心和意識早已不用,一切的惡習,阻隔在心和意識的上方,如同烏雲遮住了陽光一樣,這種本能的力量早已失去其使用的方法,無法流露出來矣!
在世界上,有許多聖哲瞭解這些道理的存在,所以老子要我們「恢復赤子」,恢復赤子如同無心,無心就是禪,接近奧祕的精神境界。孔子要我們入世行善,以修正自己偏歪的心,發出正大光明的心。佛要我們覺悟,不但教習三無漏學,也要我們修六度萬行,達到真正無漏的極樂世界去。道家「反妄歸真」,在在指出精神能的重要。基督教的天堂地獄,其目的是進入「光的世界」。
假如今天的宗教被指為怪誕或迷信,那是人類的做法已失去了偏差,把原來的目標方向全忽視了,因而宗教變成了另一種圖利的工具或成名的一種事業,那種宗教是冒牌的,這即是表現了人類心靈的墮落,連宗教也變質了。
我曾經仔細的去品味各式各樣的宗教,發覺它們的味道早已失去了「純濃度」,不但無法啟發精神的能力,甚至同精神的能力背道而馳,本能失去了,感情也蕩然無存,理智的信念也沒有,連人性都無法保留,何況是進一步發揮「神性」呢!我為此痛心疾首,只有用我的「靈理」,發出沉重的呼聲,真理就在其中,難道世人不知道嗎?
我領悟到:
精神不朽,能力層次甚大,
人人都具備,只要努力發掘。
客觀的見解
當然,我對於靈學的研究,並非僅僅是一個人的領悟,首先我捨去自己的立場,以其他有興趣的人進入狀況之後,來看一切現象,他所看見的,也必然是我所看見的,同時、同地點而且所看見的一樣,如此才不會被五官所迷惑,執著於假的,卻自以為是真的。
由於,我知道客觀的見解對於「靈理」的寫作非常重要,它有一個共同性,不是絕對的自言自語,無法被他人所證明。當然,每當我思索出問題時,就要求得問題的解答,有了答案,再以第三者的立場,努力去探討研究,甚至正面和反面都考慮到,也可以由別人來證明了。如此,這就是客觀的見解,我知道這一切是正見和正思。
精神和靈的世界非常複雜,精神病患也有所謂的「看見」,然而,精神病患的看見,卻無法由第三者來證明。因此,我們知道精神病患的感覺是主觀的,不是客觀的,而且精神病患執著這些看見,弄得神魂顛倒,甚為可怖,這就是主觀的害處。
主觀和客觀之間,非常的重要,我在靜坐禪定之中,發覺世上的凡夫,原來是主觀的一群,他們無法以第三者立場去觀察,無法調合自己的思想,無法想到對方的立場,甚至一切只考慮到自己,有先入為主的觀念,如此之人,當然沒有辦法領悟更高深的「靈理」,他們只有執著有形,痛苦的在人世間輪迴轉生,無法突破一切有形的局限。
於是,我終於知道,主觀是非科學的,而客觀是合乎科學的。
行為的指針
在行為方面,我們要修八正道,如《八正道經》所說:
「八正道者:一正見,二正思惟,三正語,四正業,五正命,六正精進,七正念,八正定也。正見者,謂如信作布施,禮沙門道人,供養佛及孝順父母之一切善法,後世得福。正思惟者,謂念道不瞋,守忍辱不相侵。正語者,謂不犯妄語、綺語、惡口、兩舌之口四過。正業者,謂不盜、不殺、不淫。正命者,於飲食、床臥等不貪,離非法。正精進者,謂行精進。正念者,謂意念不妄。正定者,謂守意護意而令不犯也。」
據我所知,我們轉生在地球上,是為了修改自己轉生輪迴的偏差個性,所以物質世界是靈魂的訓練場所,一切的行為若合於八正道,那麼靈魂的昇華和更進一步自然是指日可待的。我知道生存在地球上的靈魂層次都不怎麼高,約在中下級左右,所以有些高層次的靈,因為慈悲的緣故,必須下生人間,祂們下生的目的是為了指導人們重視精神修持,例如釋迦牟尼佛的教法,以行為的八正道,來通過一切惡習的阻礙,然後充滿靈性的心,才能放出光明。
然而,行為和心互為因果,所以修行先要修心,行正則心圓,否則就如《心地觀經》所說:
「心與心之所有者,本性空寂也,不可見,不可聞。心如幻,但眾生偏計度,故起想而受苦樂。心之用,如流水,念念生滅,而不暫住。心如大風,一剎那間,變方所。如燈焰,眾緣合時則發。如電光,須臾不住。如猿猴,遊五欲之樹。如畫師,畫種種色。如僮僕,諸煩惱之策役。如盜賊,竊諸功德。如群豬,樂諸雜穢。如蜜蜂,集有味處。然本性非來非去,即不異無為。本性無大相,無小相,無苦,無樂,無上中之差別,常住不變,最勝也。」
我知修行甚難,然而因為難,才顯得更珍貴。
中道的看法
當我安靜的進入宇宙之中心時,我就考慮和思索「中道」的問題,什麼是「中道」?要述說中道其實甚難,我只能如此說,不偏不倚而已。
我們的靈魂出去了,飛行很遠很遠,然而靈魂還是會飛回軀殼之中,肉體的吸力無法束縛自由的靈魂,而外界靈圈的吸力,也不能拘束靈魂的自由行動。
肉體若能束縛靈魂,此乃凡夫俗子。
若靈圈把靈魂拘束住了,此乃人的死亡。
靈魂的無拘無束,就是「中道」。
不屬於肉體,也不屬於其他的靈圈。
永懷恩師(結論)
恩師,是我時常在思惟中永遠懷念的人。
那年冬天,逆風呼嘯,我躲在他的茅草屋中,他穿著黑色的「海青」,慈祥的語我:「蓮生,自此以後,我的人生已經有了延續,但,我已略知你未來的命運就像逆風中呼嘯的一片枯葉,但望不憂不懼,將畢生獻給國家,促進大同理想,使中華文化保持永久不墜,愈益發揚光大。」恩師慈祥的話語猶在耳際,但,我已如恩師之言,遭受了逆境的大風大雨。
偶而,我在禪定中見他姍姍而來,又匆匆而去;在夜裡作夢,夢見自己和恩師尚在參研那無止盡窮天地之間的人生哲理。我領悟了「靈理」,然而這些領悟也是他老人家的恩賜,這是恩師二年之中,在集集大山,極低的雲層之下,一呼一吸之間,殷勤的教誨,所產生的結果。
已經好幾年了,夜裡夢迴,淚水已潤濕了枕巾,內心的空虛和孤獨,使我的心頭更加沉重起來,外來的種種因素,一次又一次的打擊,使我想追隨恩師於九泉之下。灰心了,失望極了,其艱苦的處境,使我難逃悲觀的命運,這些都使我內心無限的惆悵。
還記得那危岩矗立的懸崖畔,我們望向那波光粼粼的日月潭,恩師說:「人生到處充滿了陷阱和感嘆。雖然目前的你,有豪情萬般,有大略才幹,你會感到興奮鼓舞,也有了驕矜和自豪,但,你的命運憂患重重,短視者和嫉妒者必驚惶失措,大力打擊你。然而,你要自立自強,度過重重艱險,如此才算百鍊成鋼。」是的,百鍊成鋼,這個意義是多麼的深遠,讓我秉持著這股堅毅的精神,鍛鍊自我,努力精進,衝破一切橫逆,迎接一切挑戰,完成中華文化的復興。
「靈理」的本質,是教忠教孝的;是王陽明先生的「致良知」;是古代聖哲的金言庭訓,推己及人,超越了宗教之上,也算是人生行仁濟世的泉源。宇宙中間恆古存在的哲理,即是「良知的能」,輪迴和循環則是象徵了力行哲學的生生不息。
「靈理」是不朽的,因為深思熟慮和卓越見解,不只是在一個生死之間,甚至超越了生死之門,獲得靈魂的昇華,猶如警鐘喚醒迷惘的世人。科學家的真知灼見已經對「靈學」有了深刻的印象和重視,而這些東西是我們固有的中華文化,是應該急起直追,勿落他國之後。
「靈理」說明了生命的實相,雖然是形上的,但,人生的意義就在其中,而且可以親自去心領神會,這是何等的不凡呵!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