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閱微草堂筆記》曾記載一篇文章,謂有老僧澄止其人,一生嚴守戒律,修行精進,自認圓寂時,靈魂可上到四禪天(佛教色界天,共有十八層天)。但到圓寂時,他才知道錯了,因為他不但上不了四禪天,同時還要受輪迴苦報,原因乃是「尊佛斥儒,我執太重」。澄止臨終圓寂時,領悟了一句話:「世尊所以能成為世尊,就是兼容並蓄、不執不偏、行於中道,以無礙來容納諸法境界。」
讀了這一段小小的記載,我瞭解「執」就是「癡」,所以有「我執」者,實在是很愚鈍的一件事。我看現代人生,科學家往往喜歡攻擊哲學家,認為哲學家徒尚空言,不著實際,全是些不著邊際的謊言。而哲學家也攻擊科學家,認為科學是鑽物質的牛角尖,結果成了機械的世界,人間了無生趣可言。科學與哲學的爭論,全站在自己的立場上,各說各話。
再說宗教,有些科學家,都認為宗教更是多餘,宗教家在現實的世界,所接受的鄙視和諷刺,更甚於科學否認哲學,甚至被丟在世界的角落,成了一堆垃圾般的渣碎(現實境界巔峰下,宗教是裝飾品。)
然而,據我仔細的分析觀察,人類在物質突飛猛進之下,享受科學的產品到某一階段,其精神生活必然完全落空而不踏實,如此,哲學和宗教勢必跟進,以補充人類心靈的空虛。
而我的領悟認為:科學太偏於物質,進入無生命層次中,迷而不返,而哲學則執著空無的虛有,顯得有些荒謬。宗教則各走各的路子,舊的教義無法滿足現代人心,且各執一詞,爭辯不休,無法容納,互相排斥到水火不容的地步。這種情形,如同一隻蝨子爬上了大象的背上,只是在一點上摸索而已。
現在只有靈學才是破除諸有相法執的一門學問,因為靈學是研究試驗的結晶,符合科學的方法。而且靈學從形下到形上,借用物質而顯現精神,更是哲學化的。靈學更把諸多宗教的觀點溶為一爐,如此才能綜合宗教思想,成為溝通的一個面。
靈學是超然的四度空間,是客觀的知識,是無礙的,其未來更是不可限量的。
沒有「我執」。
如此才能溝通真的「智慧」與「真理」,得到不偏不倚的覺悟。 |